当前位置: 中工网评论频道热点聚焦-正文
“虚假招商”背后的真问题不容小觑
易延端
//www.auribault.com 2016-08-24 来源: 华声在线
分享到: 更多

  近日《人民日报》发文指出,部分省市招商会成秀场,其中不少项目都属于重复签约,少则一两次,多则四五次;不少项目仅仅是意向性的,不具备约束力;有的则在土地等出让金上面作假,将几千万元包装成几亿元。

  连“真金白银”的招商也敢玩虚的搞假的,不仅颠覆了人们视“有图有真相”为事实的认识,也让大家对深信不疑的“白纸黑字”记载产生怀疑。这些虚假招商透露出的背后真问题,更令人忧虑,各级党委政府和上级管理部门不可小觑。

  首先是对招商认识不清定位不准。有的地方因地理位置、矿产资源、交运环境等条件制约,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党委政府急于发展经济,致富一方百姓的心情是愿望完全可以理解。但在急迫和焦虑之下,就可能“拾到篮里都是菜”心理占主导,从而对为什么要招商缺乏足够的认识,对当地应该招什么样的商定位不清楚。在一些重复签约的招商项目中,排除蓄意虚假招商部分,就可能有无助于当地经济发展的项目,也有落地后“水土不服”难以成长的项目,也可能有后来发现是污染大的项目,最终双方不得不解除签约。

  其次是招商考核奖惩制度不够合理。在一些地方,招商是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不仅列入党政“一把手”的要务,且作为考评的主要政绩,同时还建立招商引资工作考核奖惩制度,督促目标任务的完成。在“千斤重担人人挑,人人肩上有目标”的号召之下,招商目标任务一级分解到一级,最终直至到部门、到科股室甚至个人。其中,一些不具备招商的部门,比如执法部门等,也领受到了任务。为完成繁重的招商任务,有的地方或部门只得动歪脑筋,如通过重复签约造假来做大项目和数据等。尽管企业有些不情愿,但为了生财不能得罪地方领导,只好来回跑场配合“约秀”。

  虚假招商,虽然营造繁荣包装了政绩,但却严重伤害了政府的诚信,用假数字堆砌的“泡沫”成绩单再“靓丽”,早晚也会被事实无情地戳破。虚假招商,还可能导致招商领域的攀比风、浮夸风盛行,个别官员也可能借机大吃大喝、公款旅游,官商相互勾结骗取国有资金等违法行也可能发生。这样的虚假招商,对地方而言只能是“招伤”,对发展和百姓有害无益。

  杜绝虚假招商歪风,不仅要对招商事宜有清醒的认识和准确的定位,对为什么要招商,招什么样的商,要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同时要在考核上进行改革,不能把招商作为政绩评价的主要指标。此外,要注重招商实效,严格对招商项目进行审批,加强招商活动监督管理,对项目落地、资金到位情况进行核查,让“约秀”官员无法自我陶醉。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