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工网评论频道热点聚焦-正文
“垃圾分类”奖惩分明优于单纯惩戒
孙金栋
//www.auribault.com 2016-11-07 来源: 荆楚网
分享到: 更多

  记者从北京市城市管理委员会获悉,北京市将加强对垃圾分类的评比和考核,对垃圾混装混运问题“零容忍”,同时开展垃圾“分类、分质、分时”收运试点,探索设置垃圾“不分类、不收集”惩戒试点,促进居民源头分类。(11月1日新华网)

  城市“垃圾围城”,持久污染环境,增大垃圾处理成本,浪费可再生资源。垃圾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是城市公共服务的热点议题。

  垃圾分类处理,离不开以人为本。生活、厨余垃圾分类处理的源头,需要千家万户市民去配合和参与。而它的主力军是退休闲居的老人,如果按照北京的试点思路,评比和考核中重在惩戒,就难以发挥老人的余热。老人行走不便,垃圾分类需要时间和精力,只有惩戒,分类好坏一锅煮,只会打击参与者的积极性,到头来只能“罚不责众”。

  而有些城市推行的垃圾分类,以多种形式的奖励为主。凡是积极参与垃圾分类的居民,分户计分。对可再生垃圾计高分,并且有偿向有关再生企业投放,促进垃圾在处理中增值。计分回报不一定采用现金支付,而是由市民选择多样化奖励。比如,充抵物业管理费,支付老年人体检费,积分换停车位,以及一些低值易耗生活日用品。

  建立垃圾分类管理机制,体现了城市管理者的智慧。管理者不能总是盯着不愿参与者的负能量,而是要多关注积极参与者的正能量。多分析老年居民的心理导向,他们有固定收入但不高,他们有充足的时间但体质不强。家庭垃圾只要及时处理并不过重,老年人完全可以胜任。多数老年人没有土豪追求,只要有点小恩小惠就可心满意足。因此,低值分类计分制,加之多样化实物奖励,是适合老龄化社会、发挥老人余热的可行思路。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