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工网评论频道热点聚焦-正文
整治景区既要摘牌也要摘帽
东原
//www.auribault.com 2016-12-07 来源: 北京青年报
分享到: 更多

  12月5日,国家旅游局通报称,由于存在安全管理不到位、厕所环境卫生条件不合格、市场秩序混乱等问题,全国367家4A级及以下景区受到摘牌、降级、严重警告等处理。其中,包括北京市朝阳区中华民族园、平谷区京东大溶洞等55家4A级景区在内的107家A级景区被摘牌。(12月6日《北京青年报》)

  景区摘牌已然不是一次两次。今年8月3日,国家旅游局通报,湖南5A橘子洲旅游区和重庆5A神龙峡景区存在严重问题,给予摘牌。是时举国哗然,当时就有声音讲,景区摘牌不是说说而已,未来还会有大动作。想不到一语成谶,367家景区受到处理,107家A级景区被摘牌,很是大快人心。

  有些东西不能咂摸,越咂摸越是心情沉重。这一次,国家旅游局出手“收拾”景区,其实很有一种“越权”的味道。因为自2014年5月1日起,4A景区的评定权,已经下放至省级旅游主管部门。加强景区管理,不仅是国家旅游局的事,也是地方旅游部门义不容辞的责任。根据有关规定,地方旅游部门也应该伸出“有形之手”,加强对4A及其以下景区的管理,有问题早整改,大问题早摘牌。

  不要小看了这种自查自纠。对于很多景区来说,之所以问题频出、养痈成患,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把自己当成了“颜值担当”,吃透了“地方保护主义”。在其看来,在自己“一亩三分地”里,没有谁能拿自己奈何,即便有问题,也可以化险为夷。如果地方旅游部门能像“黑脸包公”一样,敢于担当,勇于负责,何至于传递错误信号?只会让问题早早解决,甚至发生痛点向亮点、短板向长板的转化。

  有多大希望就有多大失望。这些年来,除了国家旅游部门,很少看到地方旅游部门出重拳,对于辖区景区大刀阔斧整治。不讲出手摘牌,就连停业整顿,也很少看到。当前景区出现的问题,难道与地方作为没有关系吗?正如舆论公认的,这一次国家旅游部门“亮剑”,与地方旅游部门“藏锋”有很大关系。如果地方旅游部门担当尽职,何至于现在“碰了一鼻子灰”。

  权力就是责任,有责就要担当。“有多大担当才能干多大事业,尽多大责任才能有多大成就”。对于地方景区存在的问题,不管不问,不担当不负责,就是失职渎职。“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问题也是这样,不是一天形成的,总要经过一个萌芽、发酵、失控的生长期。现在,367家景区受查,107家景区被摘牌,难道只是景区的问题吗,只应该惩处景区吗?而地方旅游主管部门,还是如同往常,拿着文件,侧立一旁,讲话冠冕堂皇?

  在旅游大发展大繁荣的今天,对于一个城市来说,景区不仅是经济上的“金山银山”,也是形象上的“绿水青山”。从这一意义上讲,景区受查乃至摘牌,出问题的不仅是景区,还有地方旅游主管部门;而这一刻丢脸的不仅是景区,还有包括权力形象在内的地方形象。很想问一声,在景区摘牌的原因分成中,不作为的权力应该占到几分?而在景区摘牌责任分成中,不作为的权力又应该承担几分?

  坐而论倒不如强化问责,整治景区既要“摘牌”也要“摘帽”。面对那些受查和摘牌的景区,仅仅讲道理远远不行,还有必要强化责任追究。据了解,国家旅游局正会同相关部门,酝酿推出新修订的《旅游景区质量等级管理办法》和新国家标准,全国景区监管正加快走向常规化和制度化。不从责任落实入手,没有地方旅游部门的责任担当,常态化监管又从何体现?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