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工网评论频道热点聚焦-正文
为何难以杜绝校园欺凌?
施 经
//www.auribault.com 2016-12-13 来源: 南方日报
分享到: 更多

  12月11日,一篇题为《每对母子都是生死之交,我要陪他向校园霸凌说NO》的文章刷爆朋友圈。北京中关村二小一名学生家长在文中称,孩子长期遭同班两名同学欺凌,此前更被两人用厕所垃圾筐扣头,事发后孩子出现失眠、易怒、恐惧上学等症状。

  尽管校方仍未公布最终调查结果,但我们显然可将其定性为一起校园欺凌事件。近些年来,校园欺凌于我们已不陌生,随着网络直播技术的普及,一些学生欺辱同学后反而将所作所为传播到网上,校园欺凌呈现出愈演愈烈的势头。据教育部统计,仅今年5-8月,全国范围内上报了68起校园欺凌事件,对此教育部等部门高度重视。今年5月,国务院向各地印发了《关于开展校园欺凌专项治理的通知》;11月,教育部等9部门联合印发《关于防治中小学生欺凌和暴力的指导意见》,要求对学生欺凌和暴力行为加强教育预防、依法惩戒和综合治理。问题是,尽管有这些专项意见,学校与家长也高度重视,为何依然难以杜绝校园欺凌呢?

  这首先是由校园欺凌的性质决定的。最高人民法院对2013年到2015年审结的校园欺凌案件进行梳理,发现故意伤害罪占57%,故意杀人罪占6%,性侵占12%。不过,我们最终看到的大多是造成上述人身伤害的事件,而每一起欺凌事件,往往发端于看似微不足道的小摩擦,解决校园欺凌的最佳时机,恰恰是矛盾的萌芽期,一旦欺凌从冲突碰撞发展为事件,一切就很难挽回。以该事件为例,尽管两名欺凌者均向被害者道歉,但其中一名家长却拒绝这么做,拒绝的理由是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明白,自己的孩子道歉就意味着要承担后续一系列责任,一旦承担这些责任,孩子或许就要一辈子背负欺凌者的骂名。这种想法的确自私,可在一套完备的惩处机制建立起来之前,制度的空缺实际上便纵容了自私。校方迟迟未公布调查结果,一方面固然出于谨慎,另一方面恐怕也是希望能从“大局”着眼。然而,无论是家长还是校方,他们都未能做到及时防微杜渐。

  当校园欺凌成为事件甚至案件之前,进行甄别、预判非常困难。要及时识别校园欺凌,就需要让教职工接受专门训练、及时扩充心理学知识,而时下中小学教职工普遍缺乏这些方面的技能。日本有部电视剧叫《人间失格》,讲述了一名优等生饱受同学欺凌,最终在孤独无助中自杀的悲惨故事。剧名有意借用太宰治一部著作的名字,以此来反思校园欺凌对人性的残虐,然而这部作品还有许多颇堪玩味的地方,如片中教师因不能识别真相,相信施暴者的一面之词,最终也间接成了施暴者。欺凌往往伴随着长期的精神折磨,这使许多受害者不能、不愿甚至不敢告知家长和教师。有心理学家曾说:被欺凌者若不能让自己强大起来,便永远无法走出阴影。此类“良言”很有些不负责任,因为被欺凌者承受的精神和肉体折磨绝不仅仅来自施暴者,当真相被掩盖、自己被胁迫否认事实,他们要对抗的可能是整个世界。这种情况下,如果教职工以对待“孩子间小打小闹”的思路来解决问题,非但不能消除矛盾,反而极易让施暴者升级折磨,最终加速悲剧发生。

  校园欺凌主要发生在校园,校方首先要承担起责任,建立一套防患于未然的甄别、教育机制,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制定严格的应对、管理机制,这些都是当务之急。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