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工网评论频道热点聚焦-正文
别用不真实的表达挑动舆论
付小为
//www.auribault.com 2017-05-26 来源: 长江日报
分享到: 更多

  这几天,有几则新闻事件加深了我们的一种感受:网络上有一些极不真实的发声,影响了社会舆论的风气。

  一个是复旦大学某资深教授的工资条走红网络。一张总计一万五千余元的薪酬单,仅有八千余元实发到手,引来一众网友为教授“打抱不平”。但认真分析一下:光是被扣除的五险一金等项目,结合学校的匹配缴付,教授的薪资早已超出在列薪资。若要加上工资条外的院系补贴、项目补贴等其他收入,结合学校公寓等优惠福利,相信教授每月的实际收入远远超出网友所见。难怪有网友感慨,这是在显摆还是在哭穷。

  作为知名大学的教授,工资高不高,该拿多高的工资,不是不可以讨论,但讨论问题,要建立在如实反映问题的基础上。有所保留甚至掩盖事实地描述情况,只不过是制造沸腾。

  无独有偶,同样的问题,也发生在了刚刚从美国马里兰大学毕业的杨同学身上。连日来,她或出于讨巧心理的“甜美”演讲,在互联网持续发酵。很多声音穷追不舍,倒不是有意要针对一个姑娘,而是对她这种不真实的言论态度感到不满。

  有些议题自传播伊始,就在刻意激起社会情绪,一如这两天某明星大闹迪士尼事件。真相需要查证,但从一开始,迪士尼被有意放到一种“店大欺客”的位置,让许多网友的刻板成见瞬间被激发,变成了“声援者”。借助一种名人效应,这场“维权行动”指向明显,效果显著,顷刻上升为公共热点事件。实事求是地说,普通人都可能会有这种遭遇,但很难有如此吸引眼球的效果,明星比常人更容易占据话题榜首。

  把私人利益转变为公意,把私事上升为公共事件,这在传统媒体时代很难,在网络时代成为了可能。每个人都可以发布信息、各抒己见,这当然是权利,但拿不真实的信息,或者片面的信息来制造舆论,不过是在诱导网友为自己的私人利益壮大声势。这种现象,对社会的舆论风气是一种败坏。

  互联网确实培养了许多人的传播意识,他们掌握了一些粗浅的舆论规律,善于截取于我有利的片面证据,通过放大偏见、制造标签、耸人听闻,刻意制造话题。通过有意失真,看似众声喧哗的网络声音,在一定程度上变得可以人为利用。譬如公交车上的让座之争,不占理的人抢先录制视频发布,渲染自己的委屈,把不利于自己的画面过滤掉,结果在舆论中成为“正义”的一方。

  这个社会,当然会有许多的媒体、机构、法律等等,建立一道道规则的屏障,但有些事,即便此后经过求解澄清,得以过滤还原、去伪存真,可大多数人最初留下的印象很难抹去。这就是说,事后澄清往往难以挽回负面影响。并不是每个普通网民都经过专业训练,他们不会主动建立信息甄别、反思推理的习惯,通常只是本能跟着“引爆点”而解读信息,表达自己的见解。这个时候,不真实的发声很容易产生诱导。

  我们都身处在这样一种网络环境中,都在共同面对、也需要共同思考这个问题。网络世界的虚伪造作,某种程度上也对应着现实世界的虚伪造作。讨论网络世界的观点浮夸、诉求离谱,最终还是要回到现实世界,如何重拾真实的表达,在真实之上各自主张谋求共赢。惟其如此,才能还原讲诚信的人,求真务实的社会。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