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工网评论频道热点聚焦-正文
歧视还是不歧视
袁晓玲
//www.auribault.com 2017-10-26 来源: 北京青年报
分享到: 更多

  我会留意服务员有没有在先来后到这事儿上亏待我们;我会观察服务员对我们的态度跟对欧洲人有什么不同;我还觉得他给我们上刀叉的时候声音有点大……

  从法国一家酒店结账出来,导游开始表扬我们:刚才前台姑娘问我,这个团好安静,住店也安静,吃早餐也安静,你这次带的真的是中国人吗?

  大家受到表扬,却并不很爽,因为翻译过来可以是这样的意思:你素质真高,不像你父母生出来的。

  在景点的卫生间,赫然看到了中文标识:请冲水!两种文字:法文、中文。之前在文章里看过此情形,只不过莞尔一笑自嘲一番。但亲自见了,感受却真不一样:哼,在教皇宫游览,却不见你有如此贴心的中文解释!遂差点学了晴雯:既担了虚名,越性如此,也不过这样了……当然还是按了按钮,别让自己的同胞为自己的任性或者气愤买单吧。

  在圣米歇尔山修道院附近吃法餐的时候,“歧视”这两个字已经妥妥地钉到我心里去了:我会留意服务员有没有在先来后到这事儿上亏待我们;我会观察服务员对我们的态度跟对欧洲人有什么不同;我还觉得他给我们上刀叉的时候声音有点大……

  等待上餐的间隙,我跟对面一个外国婴儿玩“王八对绿豆”的游戏。估计很少见我这样的“亚洲老外”,那个一岁左右的小东西老僧入定一般看着我不错眼珠。我觉得趣怪,也不错眼珠看着他,直至他扑哧一声乐了。

  外国小孩小时候可爱得紧,天使一般。但长到他爸爸那样的年龄,就不怎么有趣了。他那个刺着描述不出花样文身的爸爸,刻板地盯着某个地方,眼光并不温和,还刻意不看我们这边。这跟我们中国父母的反应截然不同。孩子小的时候,中国父母会将欣赏自己孩子的陌生人视作“恩人”或者“知己”,人与人之间有着春风细雨般的情意。

  略一思忖,我想我也许触犯了西方文明的某个细节:人的界限感。在西方社会里,“界限”两个字,给人带来自由和空间,但有时却像石头一样冰冷和生硬。我浸泡在五千年的中国文化里而不自知,且像吃不惯面包奶酪一样吃不惯异域的文化。好在,这次我没有冤枉他们“歧视”。

  吃了一顿并不怎么快乐的法餐——胃也不快乐精神也不快乐。你知道:一个人在纠结歧视不歧视的时候,世界就被他看成他想看的样子。

  我边吃边叮嘱老王:一会儿多给小费。老王貌似很明白我的逻辑,结账的时候给了服务生六欧元。服务生脸都红了,不知是因为高兴,还是因为羞愧。

  我说:哼,我就是要让他愧疚。

  说完,我立即意识到自己的问题:这不是病态是什么?给人家小费,是为了惩罚他……

  任谁在这个时候也会变得深刻起来:到底是“人家歧视你”重要,还是“你觉得人家歧视你”对人的影响更大?

  导游说:说心里话,西方人对中国人的态度很复杂。早些年,中国人在西方的行为可能应该被诟病,但我在这里生活了十八年,如今国人的行为有很大改善。有时感觉他们现在更多的是见不得我们经济上如此巨大的变化。就好比一个富人,看到比自己穷很多的人慢慢接近自己那种滋味。

  导游的视角很新鲜。

  歧视也好,被歧视也罢,我想双方都存在着需要校正的部分。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