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工网评论频道热点聚焦-正文
纠正“四风”就得拿出过硬措施
杨于泽
//www.auribault.com 2017-12-12 来源: 长江日报
分享到: 更多

  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就新华社一篇《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新表现值得警惕》的文章作出重要指示,强调纠正“四风”不能止步,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各地区各部门都要摆摆表现,找找差距,抓住主要矛盾,特别要针对表态多调门高、行动少落实差等突出问题,拿出过硬措施,扎扎实实地改。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转变作风,身体力行,形成“头雁效应”。

  作风建设是党的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抓手。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驰而不息治理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四风”,成为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内容。在“四风”之中,享乐主义、奢靡之风问题直观、标准容易掌握,纠正效果明显一些;相较而言,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较难定性,容易改头换面粉墨登场。“四风”问题具有顽固性、反复性,纠“四风”任重道远。

  “四风”体现在某些领导干部的身上,但作为作风问题,其实带有普遍性。据最近有媒体报道,一些地区频繁填表报数、迎评迎检、陪会参会等做法,耗费了基层干部大量精力,干扰了基层的脱贫攻坚工作。还有基层部门反映,他们一年要收到上级各类文件数千件、会议通知几百个。这些文件、检查、考核既是形式主义的表现,也是官僚主义的征候。上级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又逼出基层单位的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

  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其实是“过街老鼠”,群众的眼睛看得很清楚。比如一些领导干部把调研现场变成了“秀场”;一些单位“门好进、脸好看”,就是“事难办”;有的地方爆出领导讲话稿、工作部署抄袭外地内容;一些地方把精力放在“材料美化”上,搞“材料出政绩”;有的领导干部热衷于将责任往上推、向下移,“履责”变“推责”。表现形式经常改头换面,但看似新表现,实则老问题。

  “四风”问题变痼疾,主要有两点,一是党的群众路线在一些地方没有真正贯彻落实,一些领导干部脱离群众,不从群众的视角、以群众的眼光看问题,对“四风”安之若素。二是从严治党的主体责任未落实。全面从严治党,各级党组织负有主体责任,而党组织主要负责人是第一责任人,但有的党委及党委书记履责不到位,使治理“四风”问题成效不彰,这本身也成了形式主义。

  要拿出过硬措施,当务之急是落实从严治党的主体责任。从严治党、纠正“四风”,领导干部、特别是党委书记自己要带头转作风,身体力行很重要。如果自己脱离群众,陷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泥潭中,自然既看不到问题,也无从纠正。不仅无从履行主体责任,而且还会带坏风气。

  把自己摆进去了,还要在纠正“四风”上出实策,求实效。形式主义表现之大端,一是文山会海、评比检查,二是政绩工程,三是“作秀”、不干实事。基层痛恨文山会海、评比检查,那就坚决砍掉大部分文件、会议、检查评比。如何定性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恐怕要有一些可操作的标准,但关键还是落实党委书记作为从严治党主体责任第一责任人的主体责任,第一责任人抓起来了,后面的事情就好办了。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