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工网评论频道热点聚焦-正文
共享电子病历惟其难更显勇毅
东原
//www.auribault.com 2017-12-14 来源: 北京青年报
分享到: 更多

  患者不用带着纸质病历在不同医院间奔波,无需再做不必要的重复化验检验……北京市30家医院将实现试点电子病历共享调阅,包括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中日友好医院、阜外医院、北京天坛医院等。北京市卫计委相关负责人介绍,下一步通过电子病历医疗机构的逐渐覆盖,逐步联通公立医院与卫生服务中心(站)间患者健康诊疗信息,形成居民个人健康医疗的连续健康记录。(12月13日《北京青年报》)

  谁也不能否认,现在已经进入共享时代了。经受共享经济的洗礼,人们越来越接受共享成为一种符号。看起来这是一个共享无处不在的朝代,但在事实上,共享也存在很多“盲区”。譬如公共服务中的信息共享,以及对电子病历的共享。

  应该说,随着医疗信息系统的全面普及,电子病历逐渐替代手写病历,已经成为记录患者医疗信息的主要载体。对于医生来说,由于具有数据化、信息化、方便化、详细化等特点,共享电子病历有着种种有形无形之好处。对于患者来说,使用共享病历,不仅可以提高看病的精准度,而且可以避免很多重复检查,大大减少精力消耗和经济负担。让人遗憾的是,虽然共享电子病历有着种种好处,但在事实上,共享电子病历却是始终“在路上”。

  从医疗发展趋势来看,共享电子病历是方向所在。在国内,很多有识之士早在呼吁,各医院电子病历要做到互联互通,实现患者诊断信息共享,避免重复检查,降低医疗费用,助力分级诊疗。共享病历之所以没有破冰,或者说没有进入快车道,原因不外乎两点,一是认识问题,有些人还没有认识到共享电子病历的意义,也有不少人担心共享电子病历之后会加大隐私泄露可能。二是利益问题,表现为一些医院出于利益保护主义,缺乏共享的主动性,甚至为共享设置障碍。

  共联共享时代的大门早已经打开了,很多行业也早就尝到了共享的甜头。如果仅仅因为害怕患者隐私泄露,就关上共享电子病历的大门,恐怕就是鲁迅先生说的,“徘徊不敢走进门,是孱头”。建立健全相关的法律制度,制定和落实更可靠的保护措施,完全可以为信息隐私穿上保护衣。北京市卫计委介绍,在病历共享调阅中不会忽视患者隐私,将通过医生、患者两重授权,同时由医院信息系统安全以及医院网络安全来保护患者隐私。由此可以看出,办法总比困难多,不怕存在问题就怕回避问题。

  “触动利益比触及灵魂还难”,困难更大的可能还是利益问题。不惮以最大的善意揣测,那些有意让患者重复检查以此增加收入的医院应该只是极少数,更大的可能还是一些医院出于市场竞争的考虑,试图通过维护资源优势来巩固市场份额,既不愿意分享信息也不信任其他医院的检查结果。医疗行业并非纯粹市场领域,相对于其他行业,这个行业更应该流淌“道德血液”。面对利益这块“坚冰”,只有举起制度这把“破冰刀”,才能破冰前行,面朝大海。

  做一件事情,有时是知易行难,有时是知难行易。鉴于当前的医疗现状,想要推动电子病历共享确实不是一件容易事,有一系列关卡需要突破。但是,“惟其艰难,才更显勇毅;惟其笃行,才弥足珍贵”。判断一件事要不要做、能不能做的标尺,并不是艰难度,而是需要度。只要应该去做、需要去做,不管多大的困难也应去做,越是突破困难越有成就感。电子病历共享正是如此,“惟其艰难更显勇毅”。

  真正以患者之心为心,共享电子病历这块“硬骨头”一定能够啃下。其对于实现病有所医、实施健康中国战略的意义,绝不逊于多建几所一流的大医院。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