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渚申遗成功,让文化活在当下-中工评论-中工网
中工网首页 时政 评论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企业 工会 维权 就业 论坛 博客 理论 人物 网视 图画 体育 汽车 文化 书画 教育 读书 娱乐 旅游 绿色 城建 社区 打工

中工评论

热点聚焦

良渚申遗成功,让文化活在当下

张炳剑
2019-07-08 11:02:03  来源: 钱江晚报

  据本报报道,北京时间2019年7月6日,在阿塞拜疆首都巴库召开的第43届世界遗产大会上,杭州的良渚古城遗址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这标志着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实证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国际主流学术界广泛认可。回望良渚83年考古之路,25年申遗之路,人们翘首期待的这一时刻终于到来。

  至此,中国世界遗产总数已达55处,位居世界第一。良渚古城遗址也成了继西湖和大运河之后浙江的第三个世界文化遗产。意义之重大,影响之巨大,显而易见。

  从一处古墓、一些美玉,到一片宫殿,再到完善的水坝……良渚遗址在几代考古人的努力下,最终形成了如今的“良渚古城+瑶山遗址+11条水坝”、申遗面积包括遗产区14.3平方公里和缓冲区99.8平方公里这一令人欣喜的规模。良渚古城遗址得以较为完整地呈现于世人,既是古老历史的新生,也是文明的传承。

  过去,国外学界曾长期认为中国只有大约不到4000年的文明发展史。如今,良渚古城遗址凭借高大的宫殿台基、完整的城墙遗址、古老而庞大的水利工程,以及数以千计象征权力与信仰的精美玉器,向世人呈现了一个文明古国的物质文明和精神世界,有力地将中国的文明推到了5000年前。从这个角度来看,说良渚古城遗址是人类早期城市文明的杰出范例,是实证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圣地,当之无愧。

  世界遗产的评定标准众多,良渚古城遗址这次得以入选,主要就得益于它的这些特点和贡献。此次申遗成功,意味着以良渚为代表的中华文明,将与尼罗河流域的古埃及文明、两河流域的苏美尔文明,以及印度河流域的哈拉帕文明比肩而立。这是探索中华文明起源取得的又一重大成就,无疑将进一步体现出我们的文化自信,增加我们的民族自豪感,“中华文明史,上下五千年”,从此,我们将说得更有底气。

  此外,入选世界遗产名录对于向全世界推介良渚文化遗址、展示中华悠久文明、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也具有重要意义。更重要的是,此次申遗成功,必将进一步提升浙江和杭州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影响力,为加快建设文化浙江增添新的动力,也必将使良渚古城遗址得到更为完善的保护。

  不过,成功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只是实现良渚遗址保护的一小步目标,还有许多新的课题需要解决,比如,如何继续发现和挖掘良渚遗产的内涵和底蕴,助力当代社会文化发展?如何实现保护与发展相融合,推动良渚遗产成为带动经济转型发展的新增级?如何发挥遗产增强文化自信、增进文化自觉的积极作用?这些无疑都需要我们再接再厉,再动脑筋。

  入选《世界遗产名录》,并非就是“一锤定音”了,如果保护不力,依然有被除名的可能。保护文化遗产,就要让文化遗产“活”起来,融入人们的现代生活中,不要以静止、孤立、僵化的态度来对待,不要人为割裂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与再利用的关系,对文化遗产适度合理的利用才是获得持续生命力、传承内在价值的必然选择。在这方面,西湖和大运河的保护方式,无疑是值得借鉴和研究。尤其是西湖,以完全的开放的姿态面向公众,融入市民的现代生活之中,让市民在享受西湖美的同时,感受到这一文化遗产的重要性,有了自觉保护的意识,唯有如此,文化遗产才不至于成为古董,才能长存长新。

编辑: 张苇柠

漫画评论

中工时评

  • 中工时评:不能让企业家为“人渣”“陪靶”

    某企业董事长因为猥亵女童,私德败坏并违反法律,正被司法调查中。毋庸置疑,讨伐之,严惩之,是必须的,正当的,也是正义的。但与此同时,在一些媒体报道的标题或行文的表述中,出现了“企业家如何成为人渣”“企业家猥亵女童”等,颇有将“矛头”引向企业家群体的味道。

  • 中工时评:扩容法定继承人很有必要

    《继承法》实施于1985年,34年前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程度与现在大为不同,家庭结构和居民收入、财产情况也有很大差别,有关方面应当在立法层面,通过扩容法定继承人的方式,为相应民事主体提供更好、更全面的继承法律保障,以保障公民合法财产权益,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

  • 中工时评:每个专业都能成为好专业

    目前,各地高考分数已出,考生们正在选报志愿,每一个考生,不论分数高低,都必须直面一个问题:究竟该报什么院校什么专业?

  • 中工时评:“四个典范”为国际合作指方向

    在6月14日举行的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十九次会议上,习近平主席发表重要讲话,提出了把上合组织打造成“四个典范”的主张。当今世界逆流涌动,“四个典范”不仅为上合组织树立了发展目标,也从政治、安全、经济和文明等方面为未来的国际关系和国际合作指明了方向。

人物

  • 决心如钢,赋予前行不竭动力

    落后就要挨打,发展才能自强;道路决定命运,我们必须坚定不移走下去;要把蓝图变为现实,需要我们付出长期艰苦的努力……我们党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决心是一以贯之的。光荣而艰巨的历史使命,决定我们要树立如钢的决心。作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中国共产党自诞生起就把“为人民谋利益、为民族谋复兴”作为自己的初心和使命。

  • 奉献的青春最美

    人生该如何度过?在本职岗位上默默奉献,用一颗无私的真心温暖他人,是许多人用行动给出的答案。

  • 把“小我”刻进“大国”前行的史册里

    6月17日凌晨,广西百色市乐业县百坭村第一书记黄文秀,在驱车探查暴雨灾情时不幸遇难。党员干部需对共产主义理想坚定信仰,对党和人民事业永远忠诚,坚守初心、勇担使命,助推党和国家事业兴旺发达、长治久安。

  • 袁隆平英文致辞上热搜:生命的精彩与年龄无关

    年龄只是对生命时间长度的记录,与其精彩程度无关。很多人劝袁隆平该休息休息了,他却说,89岁又怎样?我还要继续追梦。在致辞中,袁隆平表示自己正致力于研究超级杂交水稻,并非常愿意帮助其他发展中国家,解决粮食短缺的问题。为了更多地与国际友人沟通,能够更好地帮助世界解决粮食问题,袁隆平更是勤于练习英语。

一周看点

排行

新闻日历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本站地图| 投稿邮箱| 版权声明|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18 by www.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