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待性犯罪 必须重视刑释后监管-中工评论-中工网
中工网首页 时政 评论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企业 工会 维权 就业 论坛 博客 理论 人物 网视 图画 体育 汽车 文化 书画 教育 读书 娱乐 旅游 绿色 城建 社区 打工

中工评论

热点聚焦

对待性犯罪 必须重视刑释后监管

杨于泽
2019-07-09 09:19:40  来源: 长江日报

  近日,四川宜宾高县某中学15岁初二女生疑被陈某奎性侵并杀害,经媒体查证,嫌疑人陈某奎此前曾犯下两起强奸案,并致一人死亡,但狱中获四次减刑,半年前才出狱。

  对待犯罪,很多人习惯性地认为,让犯罪分子受到法律的制裁,就是正义到来了。其实,正义到来并不等于问题全部了结。从犯罪社会学来讲,对犯罪分子除了“绳之以法”至少还有一个对犯罪分子的社会矫治的问题。就公共利益而言,让犯罪的人在服刑后重新回归社会,这点很重要。如何避免刑满释放人员重新犯罪,也很重要。

  从世界各国反犯罪实践来看,对性犯罪者除了刑罚,还有一个社会监管与矫治的大问题。随着各国对性犯罪特点的认识加深,一些国家对性犯罪除了处以刑罚之外,越来越重视刑释后的管理,目的是预防其重新犯罪。

  这种刑释后监管至少包括四个层次:一是信息公开,在政府与公安机关内部的信息公开,以及针对刑释人员所居社区的信息公开;二是基于自愿的“化学阉割”,从刑释人员自身生理上降低重新犯罪概率;三是针对涉性刑释人员的活动信息监控,包括强制佩戴“电子手镯”等,禁止他们进入特定区域,要经过一定年限并经评估才能解除信息监控;四是从业限制,包括禁止从事教育、医疗、训练救助等容易接触未成年人的职业。

  目前我国对待性犯罪存在一些误区,就是“以刑代管”。比如在宜宾高县一案中,负有性犯罪前科的陈某奎释放后,其居住地很多家庭明显感受到某种风险正在逼近,但是应对中有关部门是缺席的。而在近日曝光的贵州贵阳市中加新世界国际学校教师刘某林猥亵多名女生一案中,刘某林也是被爆此前在另一小学任教时就曾因强奸幼女获刑7年。诸多案件表明,让性犯罪分子坐牢,可能还不够。

  除了刑罚,对于性犯罪,我们还应当建立一套针对刑满释放者的监管制度,一是针对刑释人员居住地社区的信息公开制度,二是结合社区矫治的针对刑释人员的活动信息监控,三是从业禁入。建立这样一套制度,前提是打破“以刑代管”的惯性思维,把针对涉性犯罪的刑满释放后监管提上议事日程,而且要予以高度重视。为此,一要更新观念,二是梳理一些过时的规定,使新的制度体系与我们重新认识的社会现实相适应。

编辑: 张苇柠

漫画评论

中工时评

  • 中工时评:不能让企业家为“人渣”“陪靶”

    某企业董事长因为猥亵女童,私德败坏并违反法律,正被司法调查中。毋庸置疑,讨伐之,严惩之,是必须的,正当的,也是正义的。但与此同时,在一些媒体报道的标题或行文的表述中,出现了“企业家如何成为人渣”“企业家猥亵女童”等,颇有将“矛头”引向企业家群体的味道。

  • 中工时评:扩容法定继承人很有必要

    《继承法》实施于1985年,34年前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程度与现在大为不同,家庭结构和居民收入、财产情况也有很大差别,有关方面应当在立法层面,通过扩容法定继承人的方式,为相应民事主体提供更好、更全面的继承法律保障,以保障公民合法财产权益,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

  • 中工时评:每个专业都能成为好专业

    目前,各地高考分数已出,考生们正在选报志愿,每一个考生,不论分数高低,都必须直面一个问题:究竟该报什么院校什么专业?

  • 中工时评:“四个典范”为国际合作指方向

    在6月14日举行的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十九次会议上,习近平主席发表重要讲话,提出了把上合组织打造成“四个典范”的主张。当今世界逆流涌动,“四个典范”不仅为上合组织树立了发展目标,也从政治、安全、经济和文明等方面为未来的国际关系和国际合作指明了方向。

人物

  • 严一粟:志向明确就能飞得更高远

    在今年的高考志愿填报中,上海“学霸”严一粟婉拒了来自北大、清华等顶尖名校的邀请,毅然报考了哈尔滨工业大学英才学院的探测制导与控制专业(航天方向)。因为“学航天,非哈工大不去”,是他一直以来的理想,他从高一起就目标明确。

  • 张薇:内心坚定方有“另类”选择

    近日,清华大学举行2019年本科生毕业典礼,一位学生代表的发言刷屏朋友圈。这位从甘肃国家级贫困县走出来的大学生张薇,柔弱但坚定地告诉在场的几千位观众:我想用一年不长的时间,做一件终生难忘的事情。她说:我也始终记得,曾经想为教育事业贡献力量的懵懂初心。推研成功以后,我决定延迟入学一年,加入清华大学研究生支教团。

  • 决心如钢,赋予前行不竭动力

    落后就要挨打,发展才能自强;道路决定命运,我们必须坚定不移走下去;要把蓝图变为现实,需要我们付出长期艰苦的努力……我们党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决心是一以贯之的。光荣而艰巨的历史使命,决定我们要树立如钢的决心。作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中国共产党自诞生起就把“为人民谋利益、为民族谋复兴”作为自己的初心和使命。

  • 奉献的青春最美

    人生该如何度过?在本职岗位上默默奉献,用一颗无私的真心温暖他人,是许多人用行动给出的答案。

一周看点

排行

新闻日历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本站地图| 投稿邮箱| 版权声明|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18 by www.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