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松绑”才是放生“马路市场”的长命锁-中工评论-中工网
首页 学习 时政 看点 工事 全总 工会 评论 权益 视频 财经 企业 就业 民生 国际 军事 理论 汽车 健康 人物 书画 摄影 旅行 文化 公益 教育 娱乐 体育

中工评论

热点聚焦

科学“松绑”才是放生“马路市场”的长命锁

陈庆贵
2020-06-01 11:08:11  来源: 红网

  中央文明办近日明确,在今年全国文明城市测评指标中,不将占道经营、马路市场、流动商贩列为文明城市测评考核内容,推动文明城市创建在恢复经济社会秩序、满足群众生活需要的过程中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消息甫出,迅即引发各方点赞。

  此举引发点赞顺理成章。从小处说,“马路市场”乃就业“蓄水池”,经营活动与柴米油盐等日常生活消费息息相关,不仅可拉动居民就业,还直接方便市民购物消费 ;往大处看,“马路市场”让地方高质量发展更接地气更富动力,更能彰显城市以人为本温度和文明生态“烟火味”。尤其是随着疫情防控常态化,推动经济社会加快复苏成为各地当务之急,以摊贩为细胞的“马路市场”灵活就业模式,可以拓展就业空间,使城市就业体系更健全更完备,让就业形态更饱满更富弹性更人性化,还可以使城市商业网络变得愈加丰富多元。甚至,如是零工经济业态也是未来发展方向之一。换言之,科学“松绑”“马路市场”也是“六稳”“六保”题内之义。

  毋庸讳言,既往“马路市场”之所以频罹禁止取缔,正是因为混乱无序复加管理不力,导致一而再再而三反复整治,尴尬现实是,不少地方整治效果差强人意乏善可陈。少数地区之所以降入“整治——反弹——再整治——再反弹”恶性循环,一方面佐证,存在皆合理,“马路市场”潜在供给需求在城市公共生活中客观存在,具有天然生命力,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再一方面昭示,对“马路市场”治理尚存方法策略瑕疵短板。比如,少数地方觊觎用简单办法解决复杂问题,粗暴祭出“一刀切”试图一劳永逸,结果非但未能如愿以偿,反而陷入屡禁不止愈禁愈烈困局窘境。

  毫无疑问,给“马路市场”适度“松绑”,固然可以带来缓解就业压力激发城市活力等公共福祉,但问题是,同时也给城市治理带来新的挑战。随着汽车社会来临,以车代步时尚化和家庭消费社会化提速,线上消费渐成主流带来快递物流骤增,马路愈益拥挤势必带来路源骨感路面消瘦路况复杂,如何既管理好“马路市场”又服务好市民和商户,考验城市管理者公共治理智慧。置于当下背景,我所谓科学“松绑”至少涵盖三层含义:缓解就业压力,增加居民收入,此其一;其二,最大限度方便居民生活消费;其三,维护公共交通卫生秩序,确保疫情“内防反弹,外防输入”。某市在增加临时外摆摊点时,要求制定好相关管理服务和卫生保洁方案,设置摊点需事先征求相关部门意见,明确摊点主要负责人、占用区域、经营服务品种、时间、安全提示等内容,并设置垃圾分类收集容器,公布投诉举报渠道,等等。如此这般,显已深得科学“松绑”之三昧。

  “马路市场”向来饱受诟病命运多舛。无论如何,科学“松绑”才能护佑“马路市场”长命,这不仅是现代城市公共治理核心要义,更是既往城市治理欠缺不足前车之鉴。可以肯定的是,今轮“松绑”“马路市场”必然倒逼城市管理理念更新水准擢升,就像“马路市场” 凤凰涅??存在客观必然性一样,“马路市场”管理提质增效亦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编辑: 张苇柠

漫画评论

中工时评

人物

一周看点

新闻日历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本站地图| 投稿邮箱| 版权声明|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18 by www.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