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工网评论频道经济-正文
谭浩俊:钢铁行业是如何从凤凰变成鸡的
//www.auribault.com 2015-12-09 来源: 中国网
分享到: 更多

  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全行业大中型钢企亏损总额已经超过280亿元。其中,53家上市钢企的净亏损总额就达到民212.17亿元,去年同期尚盈利67.04亿元。亏损的加剧,也使钢企的造血能力大幅下滑,53家上市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总和为473.67亿元,比去年同期的862.83亿元下降了45%。现金流越紧张,意味着企业的资金链越紧,一旦银行停止输血或减少输血,就有可能出现资金链断裂的问题。

  更重要的,由于市场不可能出现根本性好转,即便有所好转,对产能已经严重过剩的钢铁行业来说,也是无济于事,仍然无法使钢铁行业摆脱困境,多数钢企仍然会在寒冬中度日。随着冬天的到来,钢铁行业将面临更加严峻的考验。如何才能度过寒冬,已成为钢企必须解答好的一道难题。

  殊不知,长期以来,钢铁行业扮演的一直是“王牌军”的角色,即便在经济形势不佳的情况下,钢铁行业也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壮,仍然不敢对其有任何轻视。所以,钢铁行业也是整个工业乃至经济的领头羊。从国家战略到地方发展,钢铁都是居民举足轻重的地位。不仅如此,由于钢铁行业属于笨大重产业,其对GDP、就业等的贡献也很少有行业可比。因此,其对地方政府的诱惑也是其他行业难以相比的。

  虽然经济发展到今天,工业的门类越来越多,特别是新兴产业的发展,对传统产业也产生了少有的冲击。尽管如此,钢铁行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影响仍然相当高,仍然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可是,从钢铁行业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却遇到了极大的挑战。利润下降、亏损增加、市场竞争十分惨烈,而且,相当一部分企业都面临能否生存下去的巨大压力。钢铁行业,大有“凤凰”变“鸡”的架势。

  那么,在国民经济中仍然居于举足轻重地位的钢铁行业,到底是如何变成目前的惨状的呢?为什么一个好端端的行业,会出现今天这样的格局呢?显然,这是有太多的教训需要吸取的,也是有太多的经验需要总结的。

  曾几何时,钢铁行业留给中国人的都是大赶快上,超英国、赶美国,也成了钢铁行业一个时期最重要的口号。实践证明,我们做到了。关键是,做到了以后怎么办,是继续把产能扩大下去,还是通过转型升级,提高中国钢铁行业的内在素质和市场竞争力。很显然,我们选择了前者,而只是兼顾了后者。特别在高端领域,中国的钢铁行业与其在世界上的地位是完全不相符的。更多情况下,我们仍然满足于中低端的数量累积,做数量上的全球第一,而没有争质量上的全球第一,以至于当经济出现问题时,钢铁行业第一个成为受伤对象。而钢铁行业的受伤,不仅让自身十分难受,也拖累了其他行业、其他领域和整个中国经济。

  尽管钢铁企业也都在纷纷采取自救行动,如部分钢企开始将目标从国内转向国外,但实践证明,在粗放型发展已成定局,钢铁行业转型升级效果严重不佳的情况下,营销目标的调整,带给钢铁企业的,也可能只是满足数量的需要,而无法满足质量的要求。国际市场需要的,并不是普通钢产品,而是高端钢产品。而这,又恰恰是中国钢铁行业的软肋。如果说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还能以价格取胜的话。今天的中国钢铁业,不仅没有能力打价格战,即便想打,国际贸易规划也会对其做出严格限制。

  毫无疑问,中国钢铁行业出现的目前这种状况,是决策和思路出现了问题,是在制定钢铁行业发展规划、发展目标,进行产业布局以及政府发展理念等方面出现了问题。“盲目”二字,成为了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钢铁行业发展的主旋律。而这种盲目,不仅给钢铁行业带来了灾难,对整个中国经济也带来了灾难。因为,这种盲目,不仅在钢铁领域存在,在其他领域也同样存在。如盲目发展房地产业,也可以说是带来钢铁行业“盲目”主旋律的最根本原因。如果不是因为房地产业的无序放开,按照2003年的宏观调控,钢铁行业是能够步入良性发展轨道的。正是房地产业的过快发展,带来了钢铁行业的虚假繁荣,才最终让钢铁行业进入了一个非常无序的发展阶段。钢铁行业的产能,也在调控中越调越高。而地方政府则在吸毒般品尝“土地财政”带来的快感的同时,也把目光死死盯住了钢铁行业。比如河北,就组建了全国最大的钢铁集团,而实际只是粗放式的拉郎配,把无数个小舢舨绑在一起当航空母舰了。结果,自然可想而知。而国家有关部门在钢铁行业已经严重产能过剩、市场已经出现严重风险的情况下,仍然于前两年批准同意了广东、广西的两大钢铁项目。可见,盲目的已不仅仅是地方政府,还有相关职能部门。

  不久前,中央提出了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要求,钢铁行业无疑将成为这项改革最重要的方面之一。前提是,要进行供给侧改革,就必须对出现问题的原因搞清楚。就象钢铁行业这样,如果不了解其由“凤凰”变“鸡”的原因,供给侧改革也是难以向纵深推进的。而这其中,如何减少盲目性,则是最关键的原因。要知道,供给侧改革同样需要防止“盲目性”的问题。因为,改革尚未启动,从上到下就已经把供给侧改革当作灵丹妙药,动辄都是供给侧了。按照这样的思路发展下去,岂不会出现老伤未好、新伤又现的问题。

  钢铁行业出现今天这样的困局,是“盲目”造成的,解决钢铁行业的问题,更不能盲目,不能再因为盲目带来新的矛盾和问题。譬如国企在钢铁行业中扮演了怎样的角色,如何消除国企重量不重质的问题、如何消除国企在决策方面的盲目和冒险等。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