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今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不同于以住。这不仅是在“十二五”即将收官、“十三五”即将开局之际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而且这次会议,明确提出“要更加注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既对2016年的经济工作重点和宏观经济政策走向有指导意义,也对整个“十三五”时期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做了基本的铺垫。
这次会议最大的亮点,就是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虽然以前年度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经济工作任务中,不乏隐含有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之意,如积极发现培育新增长点、大力调整产业结构等,但这样明确提出并具体落实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尚属首次。
可以认为,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引领经济新常态,将是下一阶段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的主轴。尽管中国经济在过去几十年来取得了令人注目在成绩,经济保持了较高速增长,经济实力已跃居世界第二,但毋庸讳言,最近几年,中国经济发展确实遇到了不小的难题。最直观的现象就是经济增速从过去的高速增长转为当前的中高速增长;而且,由于外部需求的持续不振和国内传统消费需求饱和及投资需求刺激弊端连连,造成一段时间以来经济下行压力挥之不去。这一现象,表面上看是经济增速放缓,其深层次的含义是以往惯用的宏观经济调控政策该到改弦更张的时候了。
对此,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了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性,将其明确为“是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重大创新,是适应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后综合国力竞争新形势的主动选择,是适应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必然要求。”一方面,从战略层次上,预示着当前及今后较长时间里我国宏观经济调控政策将有实质性的变革,另一方面,从战术层次上,也着眼于当前经济发展中的种种问题,做了有针对性的具体部署。
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总的来看,就是当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具体部署的重点内容。其中,去产能是最为迫切的任务。产能过剩,除了市场机制的自发盲目性原因,也与前段时期为拉动经济增长而不适当的宏观刺激政策导致资源错配有关。为了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使经济发展更有质量,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把去产能放在经济工作任务的首位,要求“按照企业主体、政府推动、市场引导、依法处置的办法,研究制定全面配套的政策体系”,促进存量调整、优化,防止出现新的产能过剩。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意义在于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与动能,以结构性的增量改革带动存量调整。按照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在市场机制对资源配置起决定性作用的前提下,充分发挥好政府的引导作用。既要保持经济适度增速,为改革提供更大的回旋空间,又要放眼全局和未来,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夯实经济发展的底儿。相较于需求刺激,特别是在当前经济下行压力依然不小的情况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难度大、任务重,当需主动有为、全力以赴,并取得积极效果。
需要指出的是,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需要以一定的经济增速为配合,两者相互配合,才能取得合意的效果。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五大政策支柱,即宏观政策要稳、产业政策要准、微观政策要活、改革政策要实、社会政策要托底,在统揽经济社会工作全局的条件下,正是立足了稳增长和调结构的平衡。这寓意着,适度扩大社会总需求,以此拉动经济增长,也是当前及今后重要的经济工作任务。只不过,这种总需求刺激,要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创造或引发新的需求,是一种更高水平上的总需求刺激。否则,低水平的总需求刺激,难免会走上过去重量轻质的粗放型经济增长老路。
简言之,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传达的信息,是明确要求我们应从过去侧重于需求管理的宏观经济政策,向供给管理与需求管理并重,并适当加大供给管理力度的方向转变;而后者,则是走出当前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以及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局面的必由途径。
张德勇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
齐鲁晚报:改善民生的强音传出暖人气息2008-12-12 |
齐鲁晚报:改善民生的强音传出暖人气息2008-12-12 |
坚持稳中求进 奋力扎实开局2012-12-17 |
杨国英:扩大赤字谨防“过度”2012-12-17 |
文汇报:以改革为动力攻坚克难2012-12-20 |
徐立凡:淡化GDP目标凸显经济工作新思路2013-12-16 |
马光远:化解房产库存公共服务要跟上2015-12-16 |
着力加强结构性改革 全面提高经济发展质量2015-12-22 |
中国经济大家谈:“供给侧”改革,为十三五...2015-12-22 |
姜伟超:用好减税四两拨千斤2015-12-25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38)|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30)| 京ICP备11015995号-1| 联系我们:zgw@workercn.cn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5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2008-2022 by www.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