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为改善空气质量,湖北与山东日前分别打出一记重拳。《湖北省环境空气质量生态补偿暂行办法》规定,建立考核奖惩和生态补偿机制,每立方米超标1微克按照30万元的系数进行补偿;《关于修改山东省环境空气质量生态补偿暂行办法的通知》则提出,把生态补偿资金系数从20万元提高为40万元。
2011年起,由财政部和环保部牵头组织、每年安排补偿资金5亿元的全国首个跨省流域生态补偿机制试点,在新安江启动实施。各方约定,只要安徽出境水质达标,下游的浙江省每年补偿安徽1亿元。据报道,这一机制在改善新安江江水水质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空气治理方面运用生态补偿机制,山东与湖北两省走在了前面。这种生态补偿机制是根据“谁保护、谁受益;谁污染、谁付费”的原则来实施的。从理论上来说,对于治理雾霾是有积极意义的,因为基层政府如果下决心治理,就能获得省级政府给予的生态补偿金;效果越好,得到的补偿金越多。反之,如果治理决心不大,效果不好,不仅拿不到省级政府的生态补偿金,反而还要缴纳补偿金。也就是说,这种机制有效地把奖励与惩罚结合起来了。
但这种机制能否发挥出应有威力,关键还在于三点。
第一,取决于补偿标准是否合理。如果补偿标准低了,地方感觉不到痛;标准太高,地方又承受不了。
第二,取决于空气质量监测数据是否准确。空气质量监测数据是否真实、准确,直接关系到这一机制的实施效果,如果数据被“注水”,这一补偿机制必然走样。从相关报道来看,环境监测数据造假并非个别现象。那么,不排除某些地方为了拿到生态补偿金,或者不愿缴纳补偿金而在监测数据上造假。对此,应通过设环境监测数据作假黑名单等办法,严防造假行为。
第三,取决于生态补偿金最终谁来埋单。按理说是“谁污染、谁付费”,但是,省级政府向地方发放的生态补偿金应该来自省级财政、来自于纳税人,因为省级政府支出的这笔钱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而地方治理效果不好,缴纳的生态补偿金又从哪里来呢?按说是污染企业来付费,但实际情况仍需要调查摸底,不排除部分资金来自地方财政,也是由纳税人埋单。如果补来补去的钱多来自于纳税人,等于纳税人当了“冤大头”,治理效果也未必会好。
张海英:“三板斧”能否挽回红十字会信誉2011-07-04 |
张海英:以“凤凰风波”为契机推动景区改革2013-04-15 |
凌 寒:“把高温当灾害”不只是气象局的事2013-07-31 |
“谁销售谁负责”还需明确赔偿程序2013-12-23 |
法制日报:矿难专业名词暴露责任缺失2014-11-28 |
创业“三问”,你准备好了吗2015-07-31 |
张海英:简政放权,地方不能玩“越简越贵”2015-08-28 |
除节日腐败要打碎各式挡箭牌2015-08-28 |
搬走危险品仓库值得点赞2015-09-23 |
张海英:低价药涨价百倍发出何种警报2015-11-06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38)|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30)| 京ICP备11015995号-1| 联系我们:zgw@workercn.cn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5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2008-2022 by www.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