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经济-正文
胡立彪:山寨是品牌建设的绊脚石
//www.auribault.com2016-01-14来源: 中国质量报
分享到:更多

  全国政协日前召开第45次双周协商座谈会,围绕“加快推进品牌建设”建言献策。会上有一个声音特别清晰和突出——加强品牌和知识产权保护,严厉打击假冒山寨行为。事实上,就目前我国品牌建设的现状看,“立”的工作已经做了很多,也取得一定成效,但“破”的工作却做得不够充分,相对要弱许多。由此带来的现实后果是,山寨充斥,不仅合法品牌权益受损,社会诚信体系也因此受到负面影响。显而易见,要加快推进品牌建设,必须在“破”的工作上有所突破,尽快搬开山寨这块绊脚石。

  实事求是地说,山寨阻路已有多年,而且体量日益增大,要搬开它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问题出在哪儿?社会大环境。山寨之所以能够存在,是因为它有生长的土壤环境和市场空间。举个例子:某自主品牌汽车近些年因山寨问题而广受诟病,其旗下多款产品抄袭痕迹明显,因而被网友戏称“新一代抄袭大王”;业内同样对该品牌这种行为嗤之以鼻。然而,尽管许多人讨厌其山寨做法,业内也是一边倒地不看好,但这似乎并不影响这家企业在汽车市场大把捞钱。有数据显示,2015年该品牌汽车累计销量达到创纪录的20万辆,同比增长超过30%,远远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所有该品牌热销的车型,一个不可忽略的因素在于打眼的外观。而其外观之所以能够吸睛,全赖山寨模仿。到该品牌的网络论坛看看就会发现,有相当一部分消费者购买其某款车型的原因很简单,就是“回头率高”,虽然有不少人知道其山寨(大众途锐和奥迪Q5的结合体),但表示“并不在乎”。凭抄袭而逆袭,这家企业正是被一众“并不在乎”的消费者养大的。而有了这些消费者撑腰,企业干这种事也就有了底气。该企业负责人曾公开表示:“我们每一款产品都是根据市场需求完整地自主开发的,可能在某些造型上借鉴了一些成熟品牌的元素,但这对于现阶段的企业来说,并不是丢脸的事情。”

  不认为山寨是丢脸的事,活着远比脸面要紧,这不光是这家汽车企业的逻辑,也是许多国内自主品牌企业的市场逻辑。目前同样靠山寨仍在享受着市场增长带来利润的企业还不少。不得不承认,设计的模仿、核心技术的拼凑省去了高额的研发成本,而制造成本的压缩在中国更是轻而易举。更让人感到无奈的是,这样的车有市场,满足了中国现阶段四五线城市的消费需求。但问题是,这一模式能否持续?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山寨,从行为本身看是短视的,而从行为的最终结果看是短命的。山寨行为涉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因而总会被正品厂家维权投诉这一点自不待言,而从最基本的经济学原理和市场规律入手分析,我们会发现山寨行为其实是一种投入产出不成比例的赔本买卖,这才是山寨长不大、长不久的根源所在。我们知道,模仿是山寨的立身之本,而模仿的最大代价就是失去自我。换一个角度,失去自我,很大程度上就是在成全别人,这个“别人”不是别人,正是山寨苦苦模仿的对象。所谓“苦恨年年压金线,为他人作嫁衣裳”。就像音乐圈一曲走红,之后翻唱者无数,却没有一个再能沾得名气,反而是你翻我唱之后更使原创红上加红一样,在大众途锐、奥迪Q5的品牌影响力足够大,而人们已经将其车身外观视为其品牌象征的时候,任何后起的外形模仿,均不可避免地会把消费者的联想终点指向原品牌,而不是模仿品牌本身。也就是说,所有的模仿,其最终的结果,就是换了一种方式替原品牌做免费的广告。

  当然,等着山寨自我消亡显然是不行的。毕竟,山寨假冒是反品牌的,是无创新能力、低成本扩张的无序发展,不仅导致产能过剩,还造成市场混乱,削弱创新动力,破坏品牌建设生态环境。所以必须主动作为,坚决打击,让山寨无处遁形。一方面要完善立法,加快推进相关法律的修改制定,加强知识产权的法律保护,解决法律体系不健全、部门分割和惩罚力度不够等问题,破除地方保护主义,降低维权成本,提高违法代价;另一方面要加强知识产权宣传工作,营造尊重知识、崇尚创新、诚信守法、抵制假冒的社会环境,让知识产权文化深入人心,让假冒山寨违法行为寸步难行。

  在国内当前市场环境下,山寨有得手的时候,有的甚至活得还挺滋润,但基于这种行为多为骗吃骗喝的一锤子买卖,既逃不过法律惩处,更拿不掉市场规律施于其身的桎梏,其最终结果只能是被市场驱逐扼杀。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