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房地产泡沫是泡沫经济的典型表现。以日本为例,1986年至1991年间是其经济的鼎盛期。之后,以房地产泡沫的破灭为标志,日本经济进入“失去的二十年”。日本房地产泡沫的形成主要有三方面原因。
一是“外部压力”增大。日本在上世纪80年代后期之所以出现房地产泡沫,与日美之间的经济矛盾有密切关系。1985年9月22日签署的 “广场协议”导致日元升值,日本企业面临出口压力。在这种背景下,中曾根内阁宣布扩大内需,加强公共事业投资。另外为刺激内需,中曾根内阁还大幅降低法人税、所得税,造成国家税收减少1/3,企业“余钱”过剩,富裕阶层猛增。伴随建设业和房地产的膨胀,企业和富裕阶层见有利可图,便争先恐后地购买土地和股票,助推地价上涨,房地产泡沫形成。
二是“土地神话”的陷阱。由于对土地形成刚性需求,当时的日本人普遍认为地价不会下跌,只会上涨。为投机赚取利润,以土地作为抵押向金融机构贷款变成了最好的赚钱办法。很多人为了炒土地而买土地,为炒房而买房,地价被炒到惊人的高度,当时东京23区的地价几乎可以买下全美国。在这种背景下,只要以土地担保就可无限制地向外贷款,使得一些金融机构也头脑发热,“住宅金融专门会社”(简称“住专”)一类机构也向住房贷款外扩展业务。然而由于银行垄断了信用较好的债权,“住专”只好向风险较大的客户开放。资金链的核心仍是土地,一旦土地担保资金链断裂,就必然出现坏账,日本7家“住专”有6家就此破产。
三是“投机欲望”的膨胀。跟其他东亚国家一样,绝大多数日本人渴望拥有属于自己的住房。人们纷纷购置房产,必然导致地价上涨。但伴随地产的快速上涨,不少本来积攒着钱要买房的日本人只能望“房”兴叹,不得不干脆放弃梦想转而向其他领域投机。比如,有的人干脆改为买车和旅游,还有的开始购买古董和名画,这也是泡沫经济的一种表现。日本企业除一些“走出去”外,也开始不务正业,热心于炒房赚钱,而不是生产,这一切的泡沫都源于地价的泡沫。1986年开始,日本企业开始并购欧美企业,三菱地所会社购买了美国洛克菲勒中心,当时引起国际舆论一片哗然,欧美甚至出现“日本威胁论”。
日本房地产泡沫的形成与破灭不单纯是经济发展的周期性调整。它与宏观调控的失误、文化传统、人们的欲望及投机心理有密切关系。日本人在享受过泡沫期虚假繁荣的荣耀后,也饱尝地价房价大跌后企业倒闭、就业艰难带来的痛苦。(作者是上海外国语大学日本文化经济学院教授)
西安晚报:海南房市逆市而起的泡沫风险2010-02-05 |
西安晚报:海南房市逆市而起的泡沫风险2010-02-05 |
中国网:中国房地产市场泡沫终将破裂2009-12-23 |
中国经济时报:中国经济增长为什么出问题2009-02-23 |
中国经济时报:中国经济增长为什么出问题2009-02-23 |
新华网:迪拜危机拉响房地产泡沫警报2009-11-29 |
新华网:迪拜危机拉响房地产泡沫警报2009-11-29 |
中国网:伯南克的楼市药方是否适合中国2010-01-06 |
东方网:房地产业成中国经济“命脉”之忧2009-11-24 |
中国网:中国房地产市场泡沫终将破裂2009-12-23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38)|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30)| 京ICP备11015995号-1| 联系我们:zgw@workercn.cn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5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2008-2022 by www.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