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工网评论频道经济-正文
市场需要“微商书记”,而不是“书记微店”
薛家明
//www.auribault.com 2016-03-03 来源: 中国江西网
分享到: 更多

  “唐文忠的小店”可能是史上最短命的电商了。上线仅仅两个月,它的名字就消失在成千上万的卖家中。导致它消失的并非是惨淡的人气,事实上恰恰相反,是汹涌的舆论淹没了它。在网上,有人质疑他作秀和炒作,认为一个堂堂市委书记,亲自开一家微店,有不务正业之嫌;也有人觉得,这种拿市委书记的“名片”为农副产品“背书”的行为,在市场经济环境下本身就是一种权力的越界。(3月2日《中国青年报》)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积极拥抱“互联网+”,这是时代发展的主旋律,也是各地政府当前的一项重点工作。目前,各地都纷纷出台扶持政策,制定奖励机制,积极推动“互联网+”的发展。然而在这股“互联网+”的浪潮中,也有一些官员将劲儿拼错了地方。比如吉林省敦化市市委书记唐文忠冲到一线,亲自开店售卖土特产,就是一个把劲儿用错的坏示范。

  “书记微店”不是拥抱“互联网+”的正确姿势。首先,“书记微店”于法无据。公务员法明确规定,“公务员不得从事或者参与营利性活动,不得在企业或者其他营利性组织中兼任职务。”可见,“微店书记”即使没有获利,也不能成为盈利电子商务公司的分销商。其次,“书记微店”也不利于作风建设。俗话说,上行下效,书记开微店,必然会引发下级官员跟风效仿。据唐文忠介绍,“一个乡镇的书记成为我的分销商后发展了37个三级分销商。”但如此多的干部念起“微经”,不仅影响本职工作,更会引发作风建设的大跑偏。显然这是得不偿失的。

  事实上,市场并不需要“书记微店”,而是需要“微商书记”。其实电子商务市场的主体是广大中小卖家。只有中小卖家队伍不断壮大,销量持续攀升,才会引爆销售市场。相反,即使“书记微店”销量再高,若中小卖家培育不起来,也只能是曲高和寡,市场总体冷淡。因此,官员们与其“赤膊上阵”,冲在销售一线,不如当一名“微商书记”,做好后台、搞好服务,培育更多有战斗力的中小卖家。

  可见,“书记微店”下架,“微商书记”更需升级。广大官员要做好“微商书记”,一方面要扎实推进简政放权,完善现有法规制度,优化创业环境。李克强总理多次表示:“对网购、快递新经济、新业态要高度重视,总不能让新的去适应旧的,更不能让脚适应鞋”。对领导干部而言,坚决贯彻简政放权,废除限制创新的政策、规定,其实就是在给“互联网+”最好的加油。另一方面,要积极出台扶持政策,切实解决“创客”后顾之忧。如此,即使书记不开微店,也能让农村土特产拥抱“互联网+”的浪潮。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