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工网评论频道经济-正文
“一带一路”须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
吴建民
//www.auribault.com 2016-03-07 来源: 光明日报
分享到: 更多

  “一带一路”是全国两会关注的热点。去年和今年年初,我先后去了新加坡、印度尼西亚、法国、哈萨克斯坦和美国,都讲了“一带一路”。通过与各方的交流,我有三点突出感受——

  第一是“一带一路”的倡议受到广泛欢迎和赞赏。印尼、新加坡和哈萨克斯坦的官方人士都向我表示,习近平主席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他们非常重视。印尼方面希望把“一带一路”和印尼的海洋强国战略对接。法国前总理拉法兰对我说:“当前世界经济形势不乐观,各国都在考虑本国利益,唯有中国不仅考虑到中国的利益,而且更考虑到了世界的发展。”

  与此同时,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外界对“一带一路”倡议也有不少疑虑。2015年3月,我去新加坡就“一带一路”发表讲话后,听众向我提了18个问题,有的问题明确质疑中国的战略意图。会后,新加坡朋友私下对我说:“中国是一个大国,人口那么多。全世界多数是中小国家,中小国家对大国的担心、忧虑乃至恐惧是天生的。”外界对中国的疑虑大概很难在短期内消除,对于实施“一带一路”倡议的困难和障碍,我们千万不能低估。

  第二是“一带一路”是我国提出的最宏伟、最富有远见的倡议。这个倡议是经过深思熟虑的,是考虑到中国的情况、全球的形势以及世界经济而提出的。

  中国经过三十多年的大发展,成绩斐然。但另一方面,我们今天也面临着诸多挑战,比如转变发展模式、环境污染严重等。这些问题关起门来是解决不了的,必须在开放中解决,把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用起来才能解决。

  今天,一方面一批发展中国家在崛起,基础设施领域存在着巨大的需求。另一方面,西方银行界不鼓励投资基础设施,有的甚至把投资基础设施视为坏账。而中国三十多年大发展的经验恰恰证明,基础设施建设是拉动经济快速增长的关键环节,这就是中国人所说的“要想富,先修路”。“一带一路”倡议推动基础设施领域的发展,将会带来经济的快速增长,而这是全世界都需要的。

  第三是实施“一带一路”的主体是企业。今天的中国正处在一个走出去大潮的前夜,迄今为止中国在海外已有3万家企业,总资产达6.4万亿美元。我想等过20年、30年再回头看,这仅仅是一个开始。

  今年年初,我去哈萨克斯坦。在哈有2600多家中国企业,他们正在组成商会。走出国门的企业组成商会,这是国际上通行的做法。中国现在走出去的不少是中小企业,免不了人微言轻,但是通过商会就不一样。中国企业走出去,虽然有优势,但也有自身的短板。我们缺少知识、经验和人才。这就需要中国企业在走出去的过程中,不断探索、创新、总结和提高。

  实施“一带一路”是一个新事物。在这个过程中,不管是国有还是民营的中国企业,都可以大展宏图,但这也是一个充满艰辛的奋斗过程,是中国企业不断显示自己的才华和创新能力,以智慧和勇气去认识困难、克服困难的过程。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