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工网评论频道经济-正文
用工匠精神引领中国制造
张东锋
//www.auribault.com 2016-03-09 来源: 南京日报
分享到: 更多

  过去这几天,作为政府工作报告里新词汇的“工匠精神”备受关注,也激起了各方特别是很多企业家委员、代表的思考。回顾报告,李克强总理是在强调“努力改善产品和服务供给”应抓好的三方面重点工作时提到“工匠精神”的,即“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对此,有分析指出,将“工匠精神”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意味着决策层将其摆在了重中之重的位置,旨在改变我国制造业大而不强、产品档次整体不高、自主创新能力弱的堪忧现状”。

  毋庸置疑的是,工业化时代对标准化和规模效应的要求,的确会使得一些传统意义的“工匠”不可避免地面临被淘汰的尴尬境地。而行业的消失,并不意味着“工匠精神”也随之被淘汰。相反,正如瑞士人引以为豪的手表、德国人津津乐道的德国制造一样,体现着追求卓越、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在这样一个全球化激烈竞争的时代,成为品质和品牌的保证。

  提到“工匠精神”,有人联想到了“庖丁解牛”。凭借着专注,梁惠王的那位厨师达到了心手合一、出神入化的境地。不过,按照美国发明家迪恩·卡门的理解,“工匠的本质”是:“收集改装可利用的技术来解决问题或创造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创造财富,并不仅仅是这个国家的一部分,更是让这个国家生生不息的源泉。”换言之,工匠并非只是靠着日复一日的重复达到“熟能生巧”的手艺人,其劳动目标是通过技术整合来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从这个意义上讲,工匠精神不仅意味着精益求精,还代表了对创新的追求。

  经过数十年的发展,我国的制造业早已走向世界。相关统计数据显示,最近两年我国制造业总产值已占全球五分之一,名列第一;在500多种主要工业品中,中国有220多种产量世界第一,是名副其实的制造业大国。不过,量的优势却始终难掩质量、特别是品牌方面的竞争劣势。比如在世界品牌500强中,美国有239个,中国只有21个,这着实对比强烈。由此也就不难理解,习近平总书记2014年5月在河南考察时提出的“三个转变”,即: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

  特别是在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的今天,更加需要“工匠精神”。推进供给侧改革,不仅仅意味着要去产能、去库存,其最终指向是提供更加丰富、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以满足人们的多层需要。在我们逐渐成为制造业大国的今天,最令人尴尬的现实,莫过于很多人宁可花更高的价钱去海购欧美的奶粉、日本的马桶盖。而要让中国制造实现由“重量”到“重质”的突围,更好地满足人们的多元消费需求,就必须强调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告别了温饱之后,国人对于品质产品、品质生活的追求,将会愈加强烈。因此,对于中国制造而言,有没有“工匠精神”将成为一种软实力。在消费者越来越多地可以用脚投票的今天,精雕细琢,精益求精,创新性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才是真正的“工匠精神”,也必将成为每个企业生存的必然准则。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