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工网评论频道经济-正文
拓展海洋经济新空间
晏 然
//www.auribault.com 2016-06-13 来源: 人民日报
分享到: 更多

今天,海洋产业正在成为我国“走出去”的拳头,成为推动对象国基础设施建设和工业化进程的重要助力

  船舶工业及海洋工程业、海底资源开发、海洋可再生能源业、海洋生活与海洋休闲……在“一带一路”建设过程中,海洋事业面临着巨大的机遇及发展空间。尤其是在海洋经济领域,我国沿海地区及其腹地通过海洋经济带,与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各国形成紧密联系,这将释放出巨大的经济需求。

  《全国海洋经济发展“十二五”规划》设定了北部、东部和南部三个海洋经济圈。我们通过调研分析认为,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全面铺开,应重新审视我国海洋经济的新空间。比如东亚—东北亚方向,鉴于日韩两国签证政策进一步放宽、中国民众出国游继续升温,东亚区域的游轮业以及相应的港口设施、住宿和服务行业发展未来极为可期。又如东南亚及印度洋方向,依托于相对较为可靠的政治保证,我国资本可以考虑一些过去难以接手的项目,如为群岛国家提供岛屿间交通综合解决方案、岛屿综合开发利用解决方案等。

  海洋不只是人类经济的通道,也不只是海运等活动的载体,其本身的经济价值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推进而进一步凸显。过去,海洋产业所谓的“国际因素”,可能更多限于进出口贸易。而今天,海洋产业正在成为我国“走出去”的拳头,成为推动对象国基础设施建设和工业化进程的重要助力。从为沿线国家提供风力发电、供电解决方案,提供船舶工业特别是修船业的技术及产能转移,到利用远洋渔业获取渔产品、大力发展海水养殖业,再到通过旅游观光、造船、港口等行业交流柔化、促进双边政治关系发展,海洋经济蕴含着许多尚待挖掘的开发潜力。

  也要看到,发展海洋经济既要面对经济领域本身的风险,同样可能面临国际关系及政治方面的挑战。一段时间以来,美国、日本、东南亚部分南海主权相关声索国,对我海上正常经济活动采取的是抵触、反对甚至敌视的态度;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途不少国家,仍存在政权更迭造成的社会动荡、极端势力及恐怖主义影响、海盗等诸多政治及非传统安全风险;随着资本“走出去”步伐加快,我国政府相关职能在部分地区没有及时跟进,也在无形间加大了经营风险。发展海洋经济,除了开发性金融服务的支撑,目前还急需政治、外交层面的“保驾护航”。

  从更长远的角度来看,未来陆地经济与海洋经济将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陆海统筹”“走出去战略”必将成为我国发展海洋经济的新趋势。用传统的“陆”“海”分离眼光观察世界,将陆上与海上的资源投入分散开来,并不利于海洋经济的发展。

  因此,无论是制定海洋经济总体规划、提出“陆海统筹”的具体规划方案,还是为海洋产业“走出去”提供全面的公共服务,抑或是加强自身海外力量建设与国际合作,海洋事务主管部门都应当在“一带一路”的总体布局下,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不断提升海洋经济管理能力,强化公共服务功能。让“走出去”的项目既推动对象国的现代化,又为国内相关产业带来稳定的长期回报,从而真正推动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作者为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指数室主任)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