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工网评论频道经济-正文
突破东亚困局要靠非传统思路
赵可金
//www.auribault.com 2016-07-06 来源: 环球时报
分享到: 更多

  进入21世纪以来,东亚地区一直热点频仍。从朝鲜半岛核问题到日本与中韩两国之间因历史问题引发的龃龉,从日益升温的海洋争端到气候变化问题,东亚地区成为区域主义发展比较缓慢的地区。相比东南亚地区的东南亚国家联盟、南亚地区的南亚区域合作联盟以及中亚地区的上海合作组织,东亚地区尤其是东北亚地区一直难以迈出区域多边制度建设的第一步。东亚地区到底怎么了?

  关于阻碍东亚地区合作的讨论已经很多,大多数人认为东亚地区多边合作进程缓慢的主要原因是大国博弈的传统安全结构造成的,认为冷战遗产制约了东亚地区合作进程,甚至还有人认为是中美“修昔底德陷阱”所致。这些看法是不准确的。我们需要面对的问题是,既然东南亚国家、南亚国家都能促成多边合作,为何唯独东北亚地区步履蹒跚?其实事实恰恰相反,回顾一下近年来的历史,就会发现中美在朝鲜半岛问题上的合作多于冲突,在华盛顿的政策圈里有句比较流行的话:“通往平壤的钥匙在北京”,意思是不少美国领导人在解决朝鲜半岛问题时,总是把目光瞄准中国政府,而非朝鲜和韩国。显然,通过夸大中美结构性对抗无法解释东北亚地区的现实,问题是一些国家和某些政治势力总是试图挑起中美矛盾来谋取自己的一国私利,这是东北亚地区局势复杂的关键所在。

  如果超越国家间关系的窠臼,放眼东亚地区发展的现实,不难发现在全球化飞速发展的同时,东亚地区经济区域化也十分强劲,近年来在世界范围内形成了欧盟、北美和东亚三大经济圈。在东亚经济圈中,中日韩三国经济总量占亚洲的70%和全球的20%,外汇储备接近全球一半,对外贸易总额和对外投资总额均占全球20%.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欧美经济圈受制于金融危机、债务危机和社会失业率居高不下的压力,经济复苏乏力。相比之下,东亚三国经济充满活力,成为后金融危机时期全球经济复苏的日出之地。美国、欧洲、俄罗斯、印度等世界主要国家和经济体均确立将发展重心向亚太转移的战略和政策,全面融入亚太并寻求未来发展的机遇,成为全世界的普遍共识。

  在东亚地区发展的进程中,真正的变化和挑战更多来自于非传统安全领域。比如困扰朝鲜半岛的核问题,伴随日益加速的城市化带来的人口流动问题、水资源和能源短缺问题,技术革命引发的经济结构转型升级问题、海洋科技和经济发展引发的海洋开发合作问题等。所有这些问题都不是传统安全中的领土和主权问题,也不是战争与和平问题,没有发现哪个国家正在主动准备发起一场大规模战争,更多国家是在关注自身安全,而安全威胁和防范目标本质上主要是非传统安全问题。

  然而,东亚的困局在于有的国家对地区安全性质的变化缺乏与时俱进的思维,身体进入了21世纪而头脑还停留在19世纪,以谋划传统安全战略为核心的冷战思维挥之不去。无论是形形色色的“再平衡论”,还是遮遮掩掩的解禁“集体自卫权”,无非都是在用传统军事手段回应东亚地区真正令人忧虑的非传统安全问题。这种以传统安全手段应对非传统安全挑战的做法,不仅无益于非传统安全问题的解决,反而加重了传统安全的战略疑虑,有可能将相关国家抛入“安全困境”的泥潭。

  当下,这一错误的安全观正在朝鲜半岛和南海地区造成严重后果,使得整个世界都在担心地区安全的未来。要想突破这一困境,引导地区走向安全合作的美好前景,当务之急就是有关各方都要回到对话和谈判的非传统安全合作轨道上来,让传统安全手段更主要用于解决传统安全问题,而非传统安全问题则要诉诸于非传统手段解决,这是防止局势恶化和争端升级的关键所在。解决朝鲜半岛核问题需要如此,解决南海争端和东亚历史认识问题也需如此。(作者是清华大学国际关系研究院副院长)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