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8月31日,滴滴出行宣布,已同北上广深杭等十余个城市的近五十家出租车企业达成战略合作,将携手在智能派单、流量融合等方面展开探索,升级出租车行业运营管理模式,加快推动出租车行业转型升级,以共同提高司机收入和运营效率,提升乘客出行体验。(9月1日深圳晚报)
在网约车新政的地方版呼之难出的当下,滴滴对传统出租车企业抛出橄榄枝且“深度合作”——这给似乎没有太多想象空间的中国互联网出行市场,制造了新一波的话题涟漪。网约车们的小目标,当然不只是“1个亿”,而是在于如何在“界面不太友好”的变革关系中,真正找到无偏见、无最惠待遇的市场共识。因此,尽管传统出租车及地方运管一直将之视为“心头刺”,但,滴滴们对“友商”的态度,友好的不只是一点点。
在商言商,爱恨皆关乎利益。网约车准生证落地后,如何在市场的战场上披荆斩棘,并不是政策绿卡能解决的问题。今年7月底,《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暂行办法》和《关于深化改革推进出租汽车行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两个方案同时发布。后者对出租车行业深化改革进行了顶层设计和制度安排,鼓励促进互联网与出租汽车的融合发展。如果说媒体融合是大势所趋,那么,互联网技术与出行行业的联姻,更是板上钉钉。眼下,滴滴主动抛“绣球”,不是零和博弈,而是多赢之举。比如对网约车公司来说,或能更快站稳脚跟,将数据与流量、技术与管理兑现为市场优势;比如对于传统出租车来说,省却了“大不了重头再来”的荒蛮,行政做不好的事情,交给市场或更有效率。这些年过去,北京的飞嘀打车、上海的大众出行、广州的如约平台……全国20多个叫车平台今安在?历史早就证明,放下身段、降低姿态,以平等市场主体的身份与网约车并肩前行,可能比执拗顽固地另起炉灶更省力省心。
所谓合作,自然你情我愿。对于不得不改的传统出租车来说,当明白的现实无非两个:一是网约车作为模式,渗透与融合是“命中注定”的事。回头看看,早在2014年时,已经就有80%的出租车司机进行线上接单了。而来自测试的数据显示:相较“抢单模式”,网约车“智能派单”模式下,参与测试的出租车司机时薪最高提升了50%,空驶率最多降低了36%.而“流量融合”后,参与测试的出租车司机平均流水上升14%,空驶率平均下降18%.不管你信不信,反正网约车颠覆了低效而纠葛的传统出租车业态。
二是网约车作为企业,收购或者不收购传统出租车,都挡不住行业改革的“大风起兮”。融合的过程,肯定有博弈、有角力,就眼下制度设计的态度来看,结果也许并不取决于滴滴等网约车公司的生存路径选择,而最终取决于传统出租车主动作为的觉醒力。如果传统出租车“掌舵者”依然看不到互联网技术、计算机算法、平台大数据和运营管理思路的核心价值,那么,就算把滴滴平台转增给传统出租车,结果恐怕也只会被“玩死”。
传统出租车会接好滴滴的“绣球”吗?这个问题不仅拷问着胸襟与气度,更考验着思维与智慧。有一点是肯定的,滴滴等网约车下什么棋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大幕已启的中国传统出租车改革,千万再不能闭门造“车”!
王刚桥:滴滴专车只是出租垄断的搅局者2015-01-07 |
张 燕:分类监管网络约租车,这个可以有!2015-09-11 |
光明网:滴滴获牌,约租车春天还远吗?2015-10-09 |
张 燕:网络约租车鱼是鱼,虾是虾2015-10-12 |
徐立凡:服务费能彻底取代“份子钱”吗2015-10-20 |
刘大山:滴滴医生的痛点与猜想2015-10-21 |
网约车成本价谁说了算2016-04-13 |
禁止网约车优惠,有关部门凭什么2016-04-14 |
滴滴涨价 理性回归?2016-07-13 |
滴滴会成为超级出租车公司吗2016-08-04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38)|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30)| 京ICP备11015995号-1| 联系我们:zgw@workercn.cn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5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2008-2022 by www.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