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工网评论频道经济-正文
农产品打假要用连环招
李慧
//www.auribault.com 2016-09-21 来源: 光明日报
分享到: 更多

  维护农产品市场秩序,更需要监管部门拿出真招、实招、狠招乃至连环招,用法律手段维护农产品市场秩序,提高造假售假成本;农产品品牌产地要加大自查力度,斩断新的造假链条;要在全社会形成对假冒农产品人人喊打的氛围,对农产品假冒事件加大曝光力度。

  又到了一年一度吃蟹的时节。刚刚过去的中秋节,“阳澄湖大闸蟹”这道特色农产品“爬”上不少家庭餐桌。然而近日,苏州市阳澄湖大闸蟹行业协会发布的一则消息让很多消费者感到惊讶:由于后期连续高温影响了大闸蟹脱壳,今年的阳澄湖大闸蟹“姗姗来迟”,其行业开捕时间为9月23日。

  消息一出,消费者才意识到自己上了当。原来,大闸蟹也给消费者上演了一出“真假美猴王”,“替身”螃蟹上了餐桌,真正的阳澄湖大闸蟹还在湖里“睡大觉”。“十买九假”,这是此前业内对阳澄湖大闸蟹销售现状的一个形象概括。无独有偶,近年来,品牌造假现象已经成为困扰我国农产品市场健康发展的一道难题。五常大米、赣南脐橙、西湖龙井、阿克苏冰糖心苹果……这些知名农产品时常被“李鬼”冒名顶替。

  给大米加点香精,就成了五常大米;从别处运来的大闸蟹在阳澄湖里“洗了个澡”,就成了阳澄湖大闸蟹;西湖龙井还没开采,各地茶店就售卖明前龙井春茶……这些冒充品牌农产品的假货,不单欺骗了消费者,让原产地农民遭受经济损失,更给多年培育起来的农产品品牌带来极大危害。

  初级农产品要成为知名商标,要有规范化的管理、标准化的生产加工,还要有持续不断的品牌塑造和维护,不仅如此,从种植农户到农业科技工作者、龙头企业都要为此付出成本。因为造假泛滥而让品牌蒙灰,这确实令人担忧。而市场和消费者对这种农产品造假日益习以为常,更让人痛心。假冒,实际上就是窃取。打假不仅仅是维护权益的问题,更涉及众多优质农业品牌的经营和生存。

  在网上简单搜索,就可以看到不少提示消费者如何辨识真假农产品的信息。然而,维护农产品市场秩序,不能仅靠消费者自己练就辨别真假的火眼金睛,更需要监管部门拿出真招、实招、狠招乃至连环招,要用法律手段维护农产品市场秩序,提高造假售假成本,对贩卖假冒农产品的商家给予严惩;农产品品牌产地要加大自查力度,抓好包装袋、商标、防伪标识生产商环节的管理,降低假冒产品上市的可能,斩断新的造假链条;要在全社会形成对假冒农产品人人喊打的氛围,对农产品假冒事件加大曝光力度,让假冒产品成为“过街老鼠”,无处遁形。

  农产品品牌建设事关农业转型发展,事关农民切身利益。农产品品牌受损,受害最大的还是农民。因此,维护农产品品牌,要更加重视农民的参与,更加重视维护农民的利益,通过不断提高农产品质量、加强监管来擦亮农产品品牌。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