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对房地产企业跨界需要理性看待和分析。无论坚守房地产领域或以房地产为主兼顾其他,还是适时转型,各房地产企业都应依据城市规模、人口结构、商品房供需状况、同行业竞争程度、本企业优势劣势,作出理性分析和抉择
近日,一则媒体报道引发业界人士关注。报道称,最近100多家上市房企2016年年报披露进入尾声。近年来,房企频繁跨界转型互联网游戏、金融、医疗和养老等领域,但从业绩来看,这些跨界产业绝大多数难成气候。笔者注意到,这则报道的重点并非是房地产企业跨界,而是着重探寻发展养老产业的不易,但由此引发的关注却是房企的频频跨界和跨界以后的难成气候。
笔者以为,对房地产企业跨界需要理性看待和分析。随着当代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新行业、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不同行业、产业之间的关联度、依存度也在不断加深,这也使跨界发展成为一种趋势甚至常态。正如阿里巴巴董事会主席马云所说,这是一个大跨界的时代。具体到房地产企业,很多中外著名房企也都在不断跨界发展的进程中。当然,这些跨界行为或许有两种可能,或是扩大规模和经营范围、以期进一步做大做强,或是寻找新的突破口、为彻底转型铺路。无论哪种情况,都实属正常,中国房地产企业经过几十年的快速发展,也确实到了一个重要的调整期。
国家统计局最新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今年1至4月,全国商品房销售额和销售面积分别同比增长20.1%和15.7%,增幅均降至一年来的最低点。目前,很多三四线城市商品房库存积压严重;一些一二线城市,在持续推进以降低住房杠杆率为主的楼市调控措施之后,有效控制了投资投机性购房,商品房销售增幅回落,而销售下降也将带来价格涨幅回落甚至价格回落。眼望未来,一方面,调控会释放一定刚需和改善性需求,且这种需求会随着人口结构变化和城市改造进程保持稳定增长;另一方面,考虑到控制人口规模、房屋存量、居民收入水平及房价收入比等因素,有支付能力的需求规模在一定阶段内是相对有限的。因此,未来一段时间,房地产行业仍有一定发展空间,但同时,房企的调整特别是部分企业的转型也势在必行。
无论坚守房地产领域或以房地产为主兼顾其他,还是适时转型转向,各房地产企业都应依据城市规模、人口结构、商品房供需状况、同行业竞争程度、本企业优势劣势,作出理性分析和抉择。但需要看清的是,在长期坚持“房子是给人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基础上,房地产业粗放经营、野蛮生长的模式将渐行渐远,取而代之的将是逐渐形成的稳定发展的长效机制。因此,房地产企业必须苦练内功,从提高质量、科学管理、改进服务等方面入手。在办好主业的基础上跨界相关行业,只要看准方向、经营得当,也是企业发展的一个合理选项。
至于本文开头提到的一些房地产企业跨界养老产业难成气候,其实,问题的根源或许并不是选错了方向,而是以什么样的理念去经营和发展养老产业。养老产业存在巨大的潜在需求,但必须从实际出发。之前曾有报道称,北京市在河北高碑店建大型养老设施,老人入住要先交100万元,购买70年使用权;然后,每月再交4000元,购买服务。以这样不切实际的思路经营养老产业,经营者即使不是房地产企业,恐怕也难成气候。而房屋是养老业最主要的基础设施,房地产企业如果从我国现阶段经济发展水平和老年人收入水平的实际出发,还是有可能在发展养老产业方面有所作为的。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38)|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30)| 京ICP备11015995号-1| 联系我们:zgw@workercn.cn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5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2008-2022 by www.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