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今后3年要重点抓好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三大攻坚战,包括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其中防控重大风险居三大攻坚战之首,显示其具有优先重要性,是当前我国经济工作中一项核心工作,任务艰巨但只许胜利、不许失败。
现代社会是风险社会。现在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但矛盾叠加,隐患增多,风险难控的现实需要考虑充分。如果发生重大风险又扛不住,国家安全就可能面临重大威胁,民族复兴进程就可能被迫中断。必须把防风险摆在最突出的位置。
防风险,体现的是底线思维。中国是一个大国,决不能在根本性问题上出现颠覆性错误。东南亚有些国家发展几十年,1998年一场亚洲金融危机,转眼就回到几十年前。前车之鉴,需要牢记。
这种底线思维,改变了我们推动国家发展的工作重心,也使我们发现了过去未予足够重视的问题。改革开放以来,我们一直高度重视GDP增速,甚至有保底的年度增速。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后,中央的判断发生重大变化。有舆论认为:我国经济潜力足、韧性强、回旋余地大,即使不刺激,速度也跌不到哪里去,这种观点没有风险意识。恰恰是防风险,被提上国家重要议事日程,开始警钟长鸣。
防风险,在经济工作中主要指防控金融风险。我国经济经过长期高速增长,金融领域积累了大量风险,比如企业高杠杆、银行表外业务快速增长、互联网金融业态野蛮生长以及地方政府债务高速增长等,而且存在监管的真空地带。如重视不够、化解不力,小事就有可能变成大事,弄不好会使国家发展前功尽弃。
这种金融风险还有一个巨大危害,就是金融作为一种生产要素在市场上形成错配,从而损害经济发展的质量及其可持续性。曾经一度,我国存在所谓货币超发,这些超发货币作为银行贷款或政府补贴流入一些国企。中小民营企业处于创新前沿,效率较高,但往往很难获得银行贷款;而国企效率相对较低,却“不差钱”。结果是产生大量僵尸企业、无效供给,这对经济健康发展可能是致命的。
把防控金融风险放在三年攻坚的首要位置,一是防止出现颠覆性错误,二是纠正金融错配。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其中自然包括资源的合理配置。推动去杠杆,就是要把有限的金融资源从错配中解放出来,让钱流向中国经济中最具创造力和效率的地方去,这关乎中国经济的未来。
领导经济工作,必须从国家安全的高度,看到形势大好下潜在的风险,加强对风险源的调查研判,提高动态监测、实时预警能力。对各种可能的风险及其原因要心中有数、综合施策,出手及时有力,力争把风险化解在源头,这是我们在新时代应有的担当和作为。
李佐军:打好“控风险”主动仗2014-06-10 |
以理念创新方法创新引领平安中国建设2015-09-24 |
“两权”抵押要把防风险摆在首位2016-04-01 |
学校污染,政府如何防范环境风险2016-04-20 |
创新完善防控体系 提升治安治理能力2016-05-25 |
“毒跑道”凸显青少年处于风险社会的风暴眼2016-06-14 |
防控金融风险须建立长效机制2017-04-12 |
大数据产业呼唤开放共享2017-06-12 |
构筑残疾预防多元化社会屏障2017-08-25 |
守住防风险底线应避免误区2017-11-21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38)|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30)| 京ICP备11015995号-1| 联系我们:zgw@workercn.cn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5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2008-2022 by www.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