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评线】荔枝网评:发挥假期经济效应,加速提振消费信心-中工评论-中工网
首页 学习 时政 看点 工事 全总 工会 评论 权益 视频 财经 企业 就业 民生 国际 军事 理论 汽车 健康 人物 书画 摄影 旅行 文化 公益 教育 娱乐 体育

中工评论

财经

【地评线】荔枝网评:发挥假期经济效应,加速提振消费信心

胡蔚
2020-05-04 13:34:55  来源: 荔枝新闻

  发放消费券、开展“网购节”……“五一”假期来临,各地推出多项措施刺激消费,使之释放蓬勃的活力。4月30日,商务部发布数据显示,生活服务企业复工率已经达到80%以上,继续呈现出稳步向好的发展态势。专家指出,被短期抑制的消费需求并未消失,中国市场的消费潜力依然巨大。

  今年的“五一”小长假延长至5天,是12年来首次,在遭遇新冠肺炎疫情冲击的背景下,假期的延长对于助力企业复商复市具有积极的意义。据文化和旅游部的消息,“五一”假期首日全国接待国内旅游总人数达到2319.7万人次,实现国内旅游收入约97.7亿元。虽然相比于去年,这一数据有所下滑,但仍是眼下国内消费市场急切盼望的一剂“强心针”,一旦“补偿性消费”能够借助“五一”小长假的刺激迸发出来,那么对于增强消费信心、提振消费市场以及推动企业复工复产、复商复市等方面都将发挥出十分重要的积极作用。

  消费已经连续多年成为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第一驾马车”,但今年春节以来受到疫情影响,消费者的消费需求受到暂时抑制,餐饮零售、文化娱乐、旅游消费等服务业受创严重,但是消费者的消费需求并没有消失。目前疫情防控已经进入常态化阶段,绝大多数地区复工复产、复商复市已经没有障碍,但消费者是否愿意走出家门、走进商店进行消费,还需要一把推力。而假期正好提供了促使人们出门的机会,同时还会产生带动消费市场繁荣活跃的假期经济效应,利用“五一”小长假提振消费信心就更显重要。

  很多地方和企业为了“五一”小长假已经做了充足的准备,推出了各种各样的刺激消费措施和商业促销行动,仅各地发放的消费券总额度就超过了62亿元,目的就是要在做好疫情防控措施、确保绝对安全的前提下,吸引更多消费者进行消费。不过,这些刺激性措施要立足长远,而不是短期的、一次性的,要保持政策的科学性及延续性,在假期结束后也能够保持一段时间对消费的拉动力。尤其需要注意的是,要在假期里加强市场监管,避免出现商家为了增加利润而出现欺客、宰客以及违法违规经营行为,全力维护消费市场的健康秩序,让消费者放心消费、满意消费,这对于提振消费信心至关重要。

  从“五一”首日旅游情况来看,中国消费市场依然具有坚实的基础,人们对高品质服务和产品的需求依然旺盛。“五一”小长假还在继续,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消费需求被刺激出来,而其中最重要的是,要让消费者放下顾虑、放心消费,这样即便是在假期结束后,消费依然能够保持强劲的回升势头,从而带动中国经济加快稳定发展。

编辑: 柳阳

漫画评论

中工时评

  • 中工时评:拒绝加班就必须赔偿用人单位损失?

    近日,江苏省扬州市邗江法院一个有关加班争议的司法裁决视频上了热搜,也成为劳动法学界关注的热点。

  • 中工时评:让优秀工人也可以走上领导岗位

    4月23日,四川宜宾市委组织部发布公告,面向优秀农民工公开选拔10名乡镇副科级领导干部,其中7个是副镇长,3个是副乡长,选拔对象为“返乡任村党组织书记的优秀农民工”,对学历、村干部任职时间、外出务工时间、户籍地都有较为严格的要求。

  • 中工时评:女博士辞职被索赔51万,怎么看?

    近日,山西忻州师范学院一名女博士因辞职问题被学校告上法庭,引起舆论较大关注。原因是校方认为女博士应支付离职补偿费51万多元,而女博士则认为赔偿金额应为8万多元。

  • 中工时评:把“最大的民生”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抓实抓好

    4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陕西省安康市平利县考察调研易地搬迁脱贫工作时强调:后续帮扶最关键的是就业。他指出,移得出、稳得住、住得下去,才能安居乐业。要住得下去就要靠稳定就业,务工是主要出路。要实实在在做好就业工作,不能搞形式主义。

人物

一周看点

排行

新闻日历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本站地图| 投稿邮箱| 版权声明|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18 by www.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