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设具体增速目标 集中精力“搭台引路”-中工评论-中工网
首页 学习 时政 看点 工事 全总 工会 评论 权益 视频 财经 企业 就业 民生 国际 军事 理论 汽车 健康 人物 书画 摄影 旅行 文化 公益 教育 娱乐 体育

中工评论

财经

不设具体增速目标 集中精力“搭台引路”

盘和林
2020-05-26 13:25:24  来源: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核心观点: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专栏作者盘和林认为,不设增速具体目标,并不意味着宏观政策不作为,不等于不要经济增长;也并不是履行责任的放松,而正是体现了求真务实、负责任的态度。发展既要看“量”,更要看“质”。疫情大考之下,需要我们用更加脚踏实地的方法来解决发展问题,切忌好高骛远。

  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开幕会上,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没有设定全年经济增速具体目标。在经济发展爬坡迈坎的非常时期采取这种特殊之举,有利于引导各方面集中精力抓好“六稳”“六保”,保障我国经济总体平稳。

  不设全年经济增速具体目标,主要是因为全球疫情和经贸形势不确定性很大,我国发展面临一些难以预料的影响因素。受疫情影响,我国一季度经济出现负增长,生产生活秩序受到冲击,社会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经济增长目标的评估理应做出相应调整。当前,境外疫情扩散蔓延势头仍然没有得到有效遏制,全球经济贸易增长压力增大,给国内带来的综合影响不可忽视。因此,现在制定一个明确的增长目标也存在诸多困难。

  我们要看到,不设增速具体目标,并不意味着宏观政策不作为,不等于不要经济增长。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是脱贫攻坚的决胜之年,有很多“硬骨头”要啃。统筹推进经济社会发展,既要立足疫情防控的前提,又要有全局视野。坚持稳字当头、筑牢底线思维,把注意力和资源配置集中于就业和民生,是符合我国实际又切实可行之举。

  不设增速具体目标,并不是履行责任的放松,而正是体现了求真务实、负责任的态度。可以说,这种理性的决策为明年可持续发展留出了一定的空间,也留有“前进”的底气。近段时间以来,按照党中央、国务院部署,一系列保供、助企政策的相继出台,在有效防控疫情的同时有力地推动了复工复产。面对仍不确定的国内外疫情和经贸形势,以及我国经济发展遭遇的新挑战,需要采取更加积极有为的财政政策和更加灵活适度的货币政策,通过实施扩大内需的战略,进一步释放市场潜力,对冲疫情的负面影响。

  “六保”正是当前克服困难和挑战的积极举措,“保”住了才能“稳”得住。政府“搭台引路”,就要做好“六稳”工作,必须把稳就业放在首位,将“六保”作为“六稳”工作的着力点和重要支撑。在当前形势下做好稳就业、保民生等工作,需要运用逆周期调节等宏观政策。政府工作报告指出,今年继续执行下调增值税税率和企业养老保险费率等制度,新增减税降费约5000亿元。这些举措,将继续帮助实现城镇新增就业900万人以上等预期目标,支持稳定现有就业,积极增加新的就业,促进失业人员再就业。

  此外,稳企业是保就业的前提。因此,各地要采取多方面措施,着力扩内需、助复产、保就业,帮助各类企业尤其是中小微企业、外贸企业以及个体工商户渡过难关,尤其是要取消对企业发展的不合理限制,消除就业歧视。只有保住了就业、基本民生和市场主体,居民增加了收入,才能为渡过难关赢得时间,为拉动消费、扩大市场需求创造条件,为实现“以保促稳、稳中求进”做好准备。

  发展既要看“量”,更要看“质”。疫情大考之下,需要我们用更加脚踏实地的方法来解决发展问题,切忌好高骛远。要在促进就业优先政策和扩大内需战略的基础之上,进一步依靠改革的办法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增强发展的新动能,并积极应对“外生性”冲击,做好世界经济的“压舱石”和“稳定器”。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数字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专栏作者)

编辑: 张苇柠

漫画评论

中工时评

  • 中工时评:用大数据服务好农民工

    正在召开的全国“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王均金提交了一份提案关于建立全国农民工信息大数据平台的提案。在提案中,王均金援引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指出,去年我国农民工总量已经达到2.9亿人,但每逢招工旺季依然出现“用工荒”,主要原因在于工厂和农民工之间信息不匹配。很多农民工依然依靠线下人才市场、包工头或者熟人介绍来找工作,而工厂往往也难以通过这种方式寻找到符合技能要求的工人,大大影响生产效率。

  • 中工时评:为职工“提素”持续贡献新“点子”

    5月24日,全国政协总工会界别提交大会书面发言《充分发挥工人阶级主力军作用 凝心聚力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出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让学技术、当工人成为社会时尚,让搞培训、抓培养成为企业自觉,构建政府主导、企业主体、社会协同的技能供给体系。”

  • 中工时评:首先要凝心聚力做好这道“常规题”和“加试题”

    因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而延期的2020年全国两会,于今天拉开大幕。在此之前,人民网、新华网分别进行了全国两会热词调查。从调查结果看,包括就业在内的民生话题,依然是不变的一道道“必答题”和“常规题”,但就业这道“常规题”在疫情影响下,却有着“加试题”的意味,其影响较以前更大、更紧迫。

  • 中工时评:努力破解“农民工老龄化”带来的建筑业用工荒

    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19年农民工监测报告》,我国农民工平均年龄持续走高,已升至40.8岁,50岁以上农民工占比从2015年的17.9%增至2019年的24.6%。与之相对的是30岁以下农民工占比从2015年的32.9%下降到2019年的25.1%。

人物

一周看点

排行

新闻日历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本站地图| 投稿邮箱| 版权声明|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18 by www.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