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扁担”蕴含硬道理-中工评论-中工网
首页 学习 时政 看点 工事 全总 工会 评论 权益 视频 财经 企业 就业 民生 国际 军事 理论 汽车 健康 人物 书画 摄影 旅行 文化 公益 教育 娱乐 体育

中工评论

财经

“金扁担”蕴含硬道理

董玉节
2020-06-01 08:07:15  来源: 人民日报

  今年全国两会,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政协会议的经济界委员时,讲了一个“金扁担”的故事。习近平总书记说:“我当时和乡亲们说,你们再努力想想呢,将来还想到什么境界。他们说,那就将来干活挑着金扁担!”“我想这个目标也在实现中。‘金扁担’,我把它理解为农业现代化。”“金扁担”故事引发委员们的笑声,更引发大家的思索。

  “金扁担”的目标从乡亲们的畅想到“在实现中”,反映了中国农村和农业发展取得的巨大进步。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一大批惠民举措落地实施,人民获得感显著增强。脱贫攻坚战取得决定性成就,贫困人口从2012年年底的9899万人减到2019年年底的551万人,贫困发生率由10.2%降至0.6%,连续7年每年减贫1000万人以上……一连串鲜活的数字,见证了人民生活的显著改善,彰显着我们党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谱写了人类反贫困历史新篇章。

  农业现代化这条“金扁担”,指明了中国农业的发展方向。今年全国两会上,不少代表委员都提到了新技术、新业态在农业领域的具体运用。从发展智慧农业,充分运用农业物联网等现代农业技术,到通过大数据、云计算,对农业生产实行智能灌溉、精准施肥以及水肥一体化控制等,“金扁担”的科技含量越来越足,带给乡亲们看得见、摸得着的获得感。推动农业现代化,就必须向科技要答案、要方法。比如,加大农业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力度,加快农业发展的质量变革和效率变革;加快农业农村数字化转型,推动信息技术在农业生产经营管理中广泛应用,让传统产业焕发出生机与活力,等等。

  农业现代化这条“金扁担”,一头挑着“绿水青山”,一头挑着“金山银山”;一头连着国家的“粮袋子”,一头连着农民的“钱袋子”。正因如此,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新形势下要着力解决农业发展中存在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重点从农产品结构、抗风险能力、农业现代化水平上发力。落实这一要求,我们要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以提高质量效益和竞争力为中心,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农业现代化道路。当前,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剩下的都是难啃的硬骨头,再叠加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尤其需要加快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立足长远,做强产业,多渠道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农业稳,天下安。面对包括“金扁担”在内的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坚持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方向不断迈进,才能推动“中国号”巨轮行稳致远。

  (作者为安徽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

编辑: 张苇柠

漫画评论

中工时评

人物

一周看点

新闻日历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本站地图| 投稿邮箱| 版权声明|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18 by www.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