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万亿抗疫财政考验市县理财用财能力-中工评论-中工网
首页 学习 时政 看点 工事 全总 工会 评论 权益 视频 财经 企业 就业 民生 国际 军事 理论 汽车 健康 人物 书画 摄影 旅行 文化 公益 教育 娱乐 体育

中工评论

财经

2万亿抗疫财政考验市县理财用财能力

张敬伟
2020-06-15 10:48:02  来源: 北京青年报

  据报道,6月12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财政部副部长许宏才、预算司司长李敬辉出席吹风会,介绍建立特殊转移支付机制有关情况。按照今年政府工作报告的要求,通过特殊转移支付机制直达基层的资金重点是新增财政赤字1万亿和抗疫特别国债1万亿,总共加起来2万亿元。如何做到资金直达,许宏才介绍,按照“中央切块、省级细化、备案同意、快速直达”的原则,完善相关资金分配程序,压实地方的主体责任,建立健全监督问责机制。

  这意味着2万亿不能截留,直达市县基层。中央已经明确,这2万亿的投放方向主要有三:一是地方政府落实“六保”任务,重点用于保就业、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由于疫情带来的风险是全市场的,不仅基层财力状况不佳,财政收入下降,而且中小微企业更是缺少资金。因此,这2万亿必须用在“六保”上。二是调动地方的积极性。重点体现在省级政府当好“过路财神”,不当“甩手掌柜”,要“用心”确保财政资金下沉到基层市县。三是给基层市县财政资金使用的主动权,在确保资金专款专用的同时,统筹用好这笔资金,调动其理财用财积极性,提高资金利用效率,释放资金使用效果。

  数据显示,今年1至4月财政收入下降14.5%,预计2020年全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将低于上年。与收入减少形成对比,今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47850亿元,增长3.8%。尽管如此,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在财政政策方面,财政赤字规模达到3.76万亿元,新增1万亿元,发行1万亿元抗疫特别国债、安排地方政府专项债券3.75万亿元,同时减税降费预期规模达到2.5万亿元。这样算下来,今年财政刺激规模将可能达到11万亿元,比去年扩大了3.8万亿元,增幅达到52%,国家预算扩张的规模和力度不容小觑。

  如果说其他的财政资金扩张带有刺激成分,这2万亿直达基层的资金则具有救济救急基层的目的。因此,市县基层必须用好这2万亿,用好这2万亿资金不仅考验基层市县依法理财用财的本领,也体现市县政府的公共治理水平。

  这2万亿是“戴帽”下达,自然不可“张冠李戴”。用好了可以破解地方财政不足风险,解决中小微企业资金难题,亦可完成“六保”任务。用不好就会出问题,被追责。所以,由中央下沉直达的特殊转移支付,对地方财政事权是一大考验。

  为了用好这笔资金,从中央到省里也有明确的规范要求和考核预警标准。一是按照国务院常务会议的要求建立台账制度,实行全程监控。财政部对新增财政资金将建立全覆盖、全链条、动态化的资金监控系统。二是对相关资金实行单独标识,资金监管要贯穿到资金下达、拨付和使用的全环节,从源头到末端,“一竿子插到底”,确保账务清楚、流向明确。三是在系统中建立预警机制,按照直达市县基层、直接惠企利民的要求,设定预警条件,有地方不符合要求会自动提醒和报警,立即通报地方纠正,确保资金规范使用。四是对市县提出要求,抓紧摸排需要帮扶的困难企业和人员名单,建立实名台账,确保资金精准落实到位、尽快发挥效果。

编辑: 张苇柠

漫画评论

中工时评

人物

一周看点

新闻日历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2 by www.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