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达资金”要尽快惠企利民-中工评论-中工网
首页 学习 时政 看点 工事 全总 工会 评论 权益 视频 财经 企业 就业 民生 国际 军事 理论 汽车 健康 人物 书画 摄影 旅行 文化 公益 教育 娱乐 体育

中工评论

财经

“直达资金”要尽快惠企利民

曾金华
2020-06-15 13:02:44  来源: 经济日报

当前,基层保就业、保民生、保市场主体的任务尤为突出,就业压力显著加大,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中小微企业困难凸显,急需“输血”。而受疫情影响,市县一级财政收支矛盾突出,财力缺口较大。中央明确将新增财政赤字和抗疫特别国债共2万亿元资金直达市县。资金下达“提速”,如何用好管好、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十分关键

  新冠肺炎疫情对我国经济社会带来较大影响,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至关重要,必须以更大宏观政策力度应对冲击。中央已经明确了提高赤字率、发行抗疫特别国债、增加专项债规模等一系列力度空前的政策措施。当务之急,是要抓好各项政策措施的落实。近日,中央加紧部署落实新增财政资金直接惠企利民的特殊转移支付机制,确保资金尽快见到实效,纾困和激发市场活力,发挥好稳定经济增长的关键作用。

  当前,基层保就业、保民生、保市场主体的任务尤为突出,就业压力显著加大,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中小微企业困难凸显,急需“输血”。受疫情影响,市县一级财政收支矛盾突出,财力缺口较大。做好“六稳”“六保”工作刻不容缓,对市县资金支持必须特殊时期有特殊举措。中央明确将新增财政赤字和抗疫特别国债共2万亿元资金直达市县,可谓雪中送炭的创新之举。

  建立特殊转移支付机制,将新增财政资金通过增加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安排政府性基金转移支付等方式,第一时间全部下达市县,避免了资金层层审批、下达耗时,有利于迅速发挥资金效益、迅速惠企利民。

  资金下达“提速”,如何用好管好、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十分关键。各地必须把宝贵的资金用在刀刃上、紧要处,主要用于保就业、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包括支持减税降费、减租降息、扩大消费和投资等,要全力帮扶受疫情冲击最大的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和困难群众,加强公共卫生等基础设施建设。

  资金使用“一竿子插到底”,是宏观调控方式的创新,也对财政资金管理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国务院要求,省级政府要当好“过路财神”,同时不做“甩手掌柜”,在加强资金监管的同时,将自身财力更多下沉基层,弥补基层财力缺口,以确保中央确定的保就业、保民生、保市场主体举措真正落到实处。

  这就意味着,虽然资金直达基层,但省级政府不能甩手不管,而是要对基层资金使用加强管理、监督。同时,除了不能截留挪用中央直达资金,还要防止“挤出”效应,不能因为中央财政给基层下达了资金,减少省级应该承担的财力。

  对于市县政府而言,在接到直达资金后,要严格落实相关资金管理规定,合理统筹上级转移支付和自有财力,科学安排资金使用,保障好重点支出需求,管好用好、花出成效。要按照要求建立使用台账,确保资金流向明确、账目可查。“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有关资金分配、使用等情况,要及时全面公布,接受社会、群众监督。

  资金从分配、下达到使用等各个环节,涉及面广,需要中央相关部门形成合力、强化管理。比如,财政部要同步建立全覆盖、全链条监控系统,各级国库要督促做到点对点直接拨付资金、确保账实相符,审计部门要开展专项审计。对截留挪用、虚报冒领等违法违规行为,要加大问责力度,依法依规严肃处理。

编辑: 张苇柠

漫画评论

中工时评

人物

一周看点

新闻日历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2 by www.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