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今天是国际劳动节,每逢5月1日,世界各地都会举行系列庆祝活动,重温劳动之于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宣示劳动者存在的价值。
对于大多数劳动者而言,工作是一种谋生手段,它为每个人和家庭提供了社会生活的一切物质基础;与此同时,只要所从事的工作符合法律规定、公序良俗,劳动者的尊严就应该得到保护。也有很多劳动者认为,工作还是实现人生理想、自我价值的舞台,渴望努力工作能换来荣誉。这样看来,让劳动者收获更强的存在感,就应该满足上述三个方面的需求。
先来说说劳动者的物质需求。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取得了长足进步,城乡居民的整体收入水平也在不断提高,生活条件稳步改善。但在城乡居民之间、不同地区之间、不同行业之间存在的收入分配不公现象同样值得关注。劳动者特别是一线劳动者的收入增长相对滞后,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所占比重偏低,成为我国收入分配格局不合理的一个突出表现。
针对上述问题,我国正在全力推进以“提低、扩中、控高”为基本思路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不少“硬骨头”接连被“啃下”,改革成效正在逐步得到体现。
除了保证收入之外,一线劳动者的尊严也应该得到保障。以环卫工人为例,其劳动成果常常不被尊重,新闻报道中还不时出现环卫工人遭到无端辱骂殴打的事例。与此情况类似的还有农民工、产业工人等劳动群体。再如,不少用人单位存在包括性别歧视、身份歧视、乙肝歧视等各类歧视现象,以各种不合理的内部规定剥夺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对此,国家应该继续加强法治建设和社会保障机制,切实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最后再来说说荣誉感。努力工作所换来的社会认同很多时候是金钱无法衡量的,它体现了人在精神层面的更高追求。我国每年评选全国和各地劳动模范正是顺应了这样的需求。
特别是在4月28日,2968名劳模和全国先进工作者在北京人民大会堂接受党和国家的表彰,这是时隔36年后,中国再次以最高规格表彰劳模。
对我国的劳动者来说,这是他们所能获得的最高荣誉,体现了我国政府对于劳动者的崇高敬意,势必将激发起全国劳动人民的工作热情,释放出无限潜能,为祖国的繁荣发展贡献新的动能。
人类历史是由劳动者写就的,人类社会前进的每一步都离不开千千万万劳动者的聪明才智、倾力奉献,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自然也离不开每个劳动者的辛勤耕耘。因此,在政策法规、行政管理和社会道德建设方面加大力度,确保每个劳动者的付出得到合理回报,能够有尊严地工作,获得更强的存在感,将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
新华网:部长吃橘不如推广奥运经验 2008-11-04 |
新华网:部长吃橘不如推广奥运经验 2008-11-04 |
新华网:部长吃橘不如推广奥运经验 2008-11-04 |
王石川:唐骏道歉了,但名人造假的土壤还在 2012-06-21 |
朱永华:反思“唐慧案”不能止于撤销劳教 2012-08-14 |
沙元森:为周克华“找理由”是在说胡话 2012-08-15 |
救灾收费,情理皆悖 2013-04-24 |
刘 阳:向生活中的诗意致敬 2014-04-17 |
产假休三年有无可行性 2014-08-12 |
罗志华:医生美国救人国内作何反思 2015-03-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