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在刚刚过去的十一黄金周,中国出境游客再次开启了疯狂购物模式,在日本药妆店“爆买”、把韩国免税店挤爆之类的新闻次第而出。只不过稍有不同的是,一度人手一个的日本马桶盖据说今年热度急降,感冒药、婴幼儿产品等又备受追捧。
爱旅游,且尤其喜欢购物,这几乎成了中国出境游客给人的标准印象。有数据显示,中国游客的国际旅游购物消费连续五年稳居全球第一,消费总额占全球35%,在日韩的很多商场里,都专门配备了中文导购,为的就是便于中国游客“血拼”。呼吸清新空气、游览异域建筑、品尝地方美食……原本购物只是旅游过程中的一个节目,不少人却本末倒置,稍有不慎,还可能被贴上“暴发户”、“有钱没品位”的标签。
旅游的目的,本来是追求一种高级的精神享受。周立波就调侃说,旅游就是从自己活腻的地方到别人活腻的地方,话虽然尖酸了点,但道理总归还是有那么一点点的。有社会学家说,旅游无非就是“求新、求知、求乐”,这是旅游者心理的共性。不远千里万里,就是想领略异地的新风光、新生活,在异地获得平时得不到的知识、体验和快乐。但是从中国出境游客对购物所表现出的痴迷来看,勉强算是“求乐”,却怎么也看不出“求新、求知”的迹象。所谓旅游,就这么被异化了。
按理说,旅游重在过程,在于从风景名胜、风土人情中体味新鲜的感觉。但是我们的文化传统和现实逻辑,往往都是重结果而轻过程,具体到旅游这件事来说,证明旅游成果成了旅游中最重要的事情,至于过程是否舒心,玩得是否惬意,旅途是否劳累,似乎都不那么重要了。我来过、我拍了、我买了,几乎成了很多人出境游的全部内容。
有一则笑话这么描述旅行团:上车就睡觉,下车就撒尿,见景就拍照,最后啥都不知道。把照片往朋友圈一晒,就是想告诉别人这个地方我去过了,在心理学中,这跟在文物上刻字,有着异曲同工的作用,就是证明自我的存在。细想之下,朋友圈里“晒旅行”、在名胜古迹上刻字“到此一游”、日韩欧美狂购物、捎点手信送朋友等等,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为的都是想留下点旅游的“痕迹”,来展示旅游的成果。
当然了,出境游客喜欢购物,跟中国制造还不够争气不无关系,也跟人情关系有点关联,毕竟不是人人都有机会出国,亲戚朋友托你带点洋货,你好意思拒绝?但说到底,还是因为出境游仍然处于初级阶段,依然有点“图新鲜”的味道,旅游心态还不够成熟理性。
今年上半年曾有国外媒体估计,到2020年中国的中产阶层将是美国的两倍,鉴于旅游几乎已经成为中产生活的“标配”,那么,选择更高端旅游方式——出境游的群体必将进一步壮大,观光购物游恐怕也会逐渐升级到体验层次的休闲度假游。那个时候,出境游就成了深度游、主题游、高端游,比如到法国采购时装,到马尔代夫、希腊度蜜月,到韩国、瑞士滑雪……旅游升级了,类似“欧洲7天15国游”那种走马观花式的旅游项目将日渐减少,在日本药妆店“爆买”、把韩国免税店挤爆的新闻应该也会逐渐销声匿迹吧。
中工时评:中国游客海外消费全球第一,该喜... 2013-06-05 |
李志起:利用贪小便宜心理营销 2013-08-29 |
王言虎:训练规则与延长假期 2013-08-29 |
姚建元:国内习惯动作使然 2013-08-29 |
组团顺刀叉,游客怎么了? 2013-08-29 |
任海军:增加免签提升中国护照“含金量” 2013-10-18 |
东北网:“中国游客”是一个五味杂陈的词 2010-02-20 |
胡 侃:文明素质游 且行且珍惜 2014-04-30 |
害群之马 2014-12-16 |
中工时评:中国游客的国际形象并不坏 2015-09-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