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儿子驾照12分已经被扣光,没补分却仍开车,结果还撞了人。担心儿子受罚,糊涂母亲一味护犊,竟赶到现场为儿子“顶包”。11月11日,记者从交警部门获悉,这对母子已经被检察院批准逮捕。(11月12日《山西晚报》)
“世间爹妈情最真,泪血溶入儿女身。殚竭心力终为子,可怜天下父母心!”慈禧的这首诗可谓是天下父母的真实写照。母亲疼爱自己的孩子,再寻常不过。倘若疼爱过度,甚至触犯法律,恐怕再深沉的“爱”,也终究只剩“恨”的烙印。
去年重庆一名12岁的小女孩在网吧“拿”了不属于自己的东西,父母担心孩子留下案底,影响孩子的前途,意欲为其“顶包”。奶奶得知此事后,不仅批评教育了孩子的父母,还带着女孩到了派出所“自首”。小错放大看,是为了往后避免犯更大的错。奶奶稳妥合理的“善后”之举给予我们一些启示。痛心的是,儿子犯罪,父亲顶包,最后父子双双被判刑的事件也曾有过。我们在深切感受到了父亲对于儿子之“爱”的同时,也激起我们对于儿子的”恨“。罪责不在轻重,在于犯错以后的处置态度是否得当。两则案件虽然结局不同,却是如出一辙,这值得我们深思与借鉴。
现实生活中,孩子犯错,父母“顶包”的现象何止于此。错误有大有小,只要在父母看来会“抹黑”孩子未来的事情,他们顶包的决心往往是义无反顾。父母出于对孩子的“爱”,担心孩子受到处罚,更担心会留有案底,甘愿做孩子的“替罪羔羊”。看似“合乎情理”,实则“有失分寸”。打着疼爱孩子的“幌子”,试图为其洗脱罪责,会让孩子在“溺境”中淡化责任意识,更无益于孩子的健康成长。儿子犯的错,母亲就该给孩子承担的机会。无视法律,侥幸为之,不仅是“放任”孩子的表现,更是对法律的“无知”。
我们不能口头上喊着要美国式的素质教育,却不培养孩子独立承担责任的能力,两者之间本来就是相悖的。孩子年轻,害怕承担错误,耽误前程,都是很正常的恐惧心理,做父母的需要引导和共同担当,而非自己扛下所有的“恶果”。疼爱孩子,应该有“道”有“度”。没有底线地溺爱子女,只会助长他们的侥幸心理。也会纵容其“畏罪”思想肆意蔓延,终有一天会酿成大祸。
笔者认为,孩子犯了错,父母不仅要忍痛“大义灭亲”,更要让孩子明白自己究竟错在哪里。如果父母为了孩子逃避法律追究,而顶包或者帮助孩子掩盖犯罪行为,就涉嫌犯窝藏、包庇罪。在孩子成长的道路上,父母不仅要以身作则,“变相”教育、“花样”引导,还需冷静谨慎地应对孩子的不当行为。唯有如此,才不致对孩子的成长有负面影响,才是“真爱 ”。
魏英杰:清退临时工的蹩脚戏还在上演 2010-10-22 |
王国荣:公车破墙,公权翻墙 2011-05-24 |
微言 2011-10-21 |
易国祥:关键是各负其责 2012-03-01 |
一周看点:高温立法,让劳动者权益更明晰 2012-06-01 |
燕山快笔 2013-02-20 |
圈点新闻 2013-06-20 |
张 烁:家校互动不是越俎代庖 2015-08-06 |
易国祥:真正的职业精神必定超越编制 2015-08-31 |
中国网:诚信是拯救教育不公最后一根稻草 2009-12-15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38)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30) | 京ICP备11015995号-1 | 联系我们:zgw@workercn.cn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5号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2008-2022 by www.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