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应急机制都有,治理方案也都有,但偏偏当睁眼瞎,有法不依,有些地方政府正是带了这样一个坏头
今年北方城市的雾霾天气,覆盖面积之广,持续时间之长,似乎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严重。这可能与季节和气候有关,但也有非常重要的人为因素。因为在雾霾面前,有些人总是“装傻”,或者继续大量排放致霾物质和气体,或者当治不治,任凭霾害为所欲为。
日前,环境保护部派出6个督查组,到京冀鲁豫四省市的一些重点城市,督查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情况和大气污染源排放情况。结果发现,一些地市并没有及时调整应急响应级别。一些企业,没有按要求制定应急预案,继续坚持生产和排放有害气体。还有一些地方政府部门,没有把应急措施完全落到实处。该公开的消息没有公开,该管制的工地和交通等没有管制。
由于地域、产业和治理的原因,有些城市的空气质量相对比较好,也有些城市的空气质量比较差。比如,按照环保部公布的结果,今年10月份空气质量相对较差的10个城市,依次是济南、衡水、保定、唐山、邢台、郑州、邯郸、廊坊、徐州和武汉。
有一些城市,空气质量一直都很差,近几年来每次排名,都是倒数。然而,在当地的媒体,却一直保持着“只说好,不说坏”的基本原则,明明空气质量排在了最后几名,却装聋作哑,一字不提。
空气质量在全国排倒数,这难道不是重要新闻吗?何况国家有关部门和中央媒体已经公布。但有些地方官员,就是在这件事上“装傻”。因为空气质量不好,也算是一种“家丑”。“大肆宣扬”,会影响形象和前途。但你不说,那些雾霾也不会自行散去,那种排名结果也不能改变。而且越不说,越掩盖,污染就会越严重。
应急机制都有,治理方案也都有,但偏偏当睁眼瞎,有法不依,有些地方政府正是带了这样一个坏头。要想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发展,提高依法治国理政的能力,政府依法行政、有法必依是榜样,这也是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的关键一步。
还有一些地方,不是把工作的重点放在预防、治理污染上,而是放在本地的污染如何不让上边发现上。一听说上边要派人来明查或者暗访,马上就“如临大敌”,召开紧急会议,研究应对措施。
如果你是明查,那就按照你要走的路线,提前做好各种准备。把墙刷白,把院扫净,把烟囱熄火,把污水关闸,把垃圾运走,把工人放假,然后再好酒好菜,好车好礼,像演戏和变戏法一样,让你一点都看不出。
如果你是暗访,并且已经拿到了一定的证据,那就启动全县乃至全市的“公关应急程序”。派出几路人马,带着厚礼,动用各种关系,找到那些暗访部门和媒体的主要领导,鼻涕一把泪一把,说这些污染企业在当地是多么重要、本地官员的工作是多么艰难,然后哀求对方高抬贵手,放自己一马。
就这样,很多惩治污染的机会,都被蒙混和化解。这一边,该喊的口号照样喊,该发的指令照样发。那一边,冒黑烟的烟囱还在冒,放灰尘的工地还在放,排污水的河渠还在排。而且因为有了地方的保护,污者更放心,染者更大胆。只有老百姓,一天到晚叫苦连天。
在雾霾面前“装傻”的人,其实一点都不傻。很多污染企业,都已经成为本地的支柱行业。如果让这些企业停产或减产,财政收入就会大幅减少,甚至连工资都开不出来。
再就是天空中那些雾霾,根本就分不清是哪个城市排放。你说我污染,我说你污染,真污染和假污染,都混在了一团,形成雾霾“大锅饭”,要追究哪一个城市的责任,也很难。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要求,加大环境治理力度,以提高环境质量为核心,实行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什么是“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最基本的一条,就是要严肃处理在污染面前“装傻”的人。无论他的理由千条万条,都没有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这一条重要。要治理,就会有疼痛。但长痛不如短痛。如果谁在雾霾面前“装傻”,就让谁丢官,可能以后就没人再敢装了。
李 龙:提高空气治污标准,何待“时机成熟...2011-11-03 |
肖 畅:知道了多严重,就要想怎么办2013-01-14 |
程聚新:青奥会筹办的短时与长效2013-02-08 |
毛建国:防治雾霾当像防治非典2013-02-18 |
吴 江:空气质量差不能归咎人口密度2013-09-17 |
曹 林:以问责促“空气最差排名”正效应2013-11-22 |
杜 晓:政府治霾行动需要法律强化2014-01-20 |
“用生命运动”2014-02-24 |
李 杏:要让人们看到治理雾霾的切实行动2014-10-14 |
樊良树:雾霾可治 但要有决心2014-11-24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38)|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30)| 京ICP备11015995号-1| 联系我们:zgw@workercn.cn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5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2008-2022 by www.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