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工网评论频道民生-正文
杨朝清:“微信拉票”本末倒置下的社会资本比拼
//www.auribault.com 2015-11-18 来源: 光明网
分享到: 更多

  “刚刚参加了一个绘画班的网上投票,紧接着就是学校读书比赛的微信投票,最终都要家长去拉票。”近日,福建福州市多名家长向记者反映,越来越多的学校和培训机构开始通过微信进行各种评选,这也让家长平添了许多烦恼。有家长为了让孩子在一个评选中胜出,在各个群里一共发了1000多元红包。 (11月17日《海峡都市报》)

  在一个功利和算计盛行的时代里,“微信拉票”与其说是孩子们之间的较量,倒不如说是家长们之间的比拼。为了在社会竞争中脱颖而出,许多家长对人脉、关系乃至财富等社会资本进行了一次总动员;那些在“微信拉票”中脱颖而出的人们,不仅刷了不少“人情卡”、“关系卡”,也花费了一定的金钱来激发他人的参与热情。

  法国哲学家福柯有句名言,“一个人最重要的作品,就是他自己”。原本应该是孩子的能力、素养甚至是品质的衡量,却异化为一场“拼爹”的游戏。本末倒置的背后,是家长们自我认同和社会认同的走偏:不同社会阶层在生存生态上的鲜明反差,让许多家长将“争上游”的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为了让孩子在社会竞争中脱颖而出,家长们往往不吝付出。

  为了迎合家长,一些学校和培训机构设置了“乱花渐欲迷人眼”的奖项,并将获奖与微信投票挂钩。这里面,既有积攒人气、扩大公众参与的因素,也和利益考量密不可分。在眼球效应时代,为了提高关注度,“微信拉票”成为屡试不爽的法宝。殊不知,这样单一、片面的评价标准,不可避免会导致“微信拉票”陷入“一地鸡毛”的境地。

  在社会转型时期,浮躁、炒作等不良社会心态,让焦虑的成年人,不断鞭策孩子们在所谓成功的道路上一路狂奔。不论是“快人一步”的投机心理,还是“别人都如此”的从众心态,抑或“人有我无会吃亏”的囚徒困境,“微信拉票”在无形中建构了一个名利场,让许多家长身不由己地裹挟其中。

  面对“微信拉票”,家长们要保持笃定的文化信仰和强大的内心世界,不能随波逐流。只有这样,才能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追求,丰富孩子的精神世界。当家长们“用脚投票”,“微信拉票”的生存空间才会越来越小——许多时候,家长们并非缺乏选择权,而是他们缺乏价值坚守的底气和勇气。

“微信拉票”沦为竞赛场,上演“拼爹”的戏码,在本质上公私关系的混合变形和情感关系工具化。一次又一次的“微信拉票”,不仅切割了社会信任,也损伤了评选的公信力。更为关键的是,那些在社会资本上处于劣势地位的孩子,输在了“拼爹”上;“微信拉票”的大行其道,说到底也是对社会公平的损伤。(杨朝清)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