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在养老机构无法满足需求,农村独居、留守老人日益增长的情况下,河北省部分地区对农村独居老人推行互助养老方式,老人们集中居住,“抱团取暖”,生活上相互照料。由于互助养老院有财政补贴,实行免费入住,老人每人每月开销只有二三十元,比自己在家过还要节省,由此还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农村养老资源紧张的态势。(11月23日《人民日报》)
毋庸置疑,家庭是法定养老主体和老年人养老的基本保障。然而,随着计划生育国策的推进、经济社会的转型和城乡群众生活方式的转变,全社会正面临家庭养老功能日益弱化问题。如此语境下,河北探索出“村级主办、互助服务、群众参与、政府支持”的农村社会互助养老新模式,是社区养老和居家养老的一种融合,将会成为公共养老的一种有益补充。
成本低,是“互助养老”的首要优点。对农村老人来说,要是进养老院,每月至少需要1000多元的费用,对自己和子女来说都是不小的负担。而“互助养老”,日常与邻居们热闹相聚,实现“零成本”互助。对于政府部门而言,“互助养老”模式所需的公共投入也相对较低。同时,机制灵活、操作方便,是另一大好处。特别是,参与“互助养老”,提高了农村老人的生活质量,不仅有了生活上的互相照应、心理上的互相关爱,还在精神上得到文化指引,晚年生活变得“高雅”起来。
然而,对于互助型养老机构的具体管理,至今还没有相关的法律规范。当遇到涉及服务内容和服务方式、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意外伤害责任认定和争议解决方式等方面的问题时,到底应该适用哪一套办法,至今仍不明确,这为“互助养老”可能产生的法律纠纷埋下了隐患。可见,从长远来看,虽然“互助养老”是一种群众自治、政府扶持、社会参与的良性发展模式,但如何整合更多城乡资源为农村老人提供优质服务,如何为农村社区的“互助养老”模式提供体系化、制度性支撑,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因此,必须将“互助养老”,纳入公共养老服务体系,进行统一规范。首先,政府应实行政策扶持和精神帮扶双管齐下。一方面,加大财政扶持力度,完善“互助养老”设施配套建设,强化社区公共医疗服务,落实老年人相关补贴制度,着重解决老有所养、病有所医等问题。另一方面,开展亲情牵手活动,鼓励大学生等青年群体,与老人结为亲戚,为他们提供精神慰藉和亲情抚慰。特别是,推动“互助养老”的标准化建设和规范化管理,进行日常的指导、检查、考核、评优、奖励等,不断完善和提升“互助养老”模式,使其健康有序发展。
燕赵晚报:政府兴建豪华养老院有违政治伦理2009-12-07 |
燕赵晚报:政府兴建豪华养老院有违政治伦理2009-12-07 |
周继坚:应对未富先老,先补农村短板2011-10-13 |
燕赵晚报:医院办养老机构是个好方式2012-12-17 |
何代欣:财政兜底养老并非“一包到底”2013-10-31 |
中工时评:“医养结合”养老落实关键在社区2015-03-04 |
“不喜欢进城养老”是自愿还是无奈2015-06-09 |
“不喜欢进城养老”是自愿还是无奈2015-06-10 |
养老服务业需做大调整2015-11-20 |
羊城晚报:农村养老之重不容回避2009-08-31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38)|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30)| 京ICP备11015995号-1| 联系我们:zgw@workercn.cn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5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2008-2022 by www.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