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西流:激励无偿献血不应止于“统一补贴”
分享到: | 更多 |
进入11月,北京开展了新一轮的无偿献血校园行活动,各所高校近千名大学生加入到“献血”主力大军。记者调查北京十余所大学发现,各校针对学生的献血“鼓励政策”五花八门,单就各校献血补贴的金额一项,有的一次性营养补助800元,有的则仅有志愿时长录入。(12月8日《北京青年报》)
不可否认,每逢“献血季”,在校大学生是无偿献血的绝对主力,这固然凸显了大学生在无偿献血上对城市做出的积极贡献。然而,现行的献血机制存在的一些弊端,消解了部分大学生参与无偿献血的积极性。一方面,有关部门对无偿献血的宣传不到位,导致许多大学生不愿也不敢献血;另一方面,一些高校在实施无偿献血“鼓励政策”时是各自为政,补贴标准相差甚远;特别是,有的学校高达800远的营养补助,诱发出了部分大学生为补贴献血的利益冲动。
不可否认,无偿献血也是一项善举,理应在当今社会得到倡导和褒扬。比如,按照义务献血法的规定,无偿献血者及其直系亲属在需要输血时,可以免费使用其献血量3倍的血液。再者,为了鼓励大学生积极参与无偿献血,高校给大学生发放献血补贴,也是一种激励措施,本身无可争议。问题是,各高校补贴标准不统一,有的一次性营养补助800元,有的则仅有志愿时长录入,对于参与无偿献血的大学生来说,就是一种不公平,也背离了鼓励无偿献血的初衷。
然而,激励无偿献血,仅仅统一补贴标准,是远远不够的。值得注意的是,血站工作和管理的滞后,是造成血荒的主要原因之一;然而,地方政府及有关部门对献血者的精神和物质补偿匮乏,也是献血者不积极的原因之一。在国外,如德国,凡是献血者,就可以得到免费且最严格的体检;在马来西亚,献血者可以得到打折卡,可以在商场、餐馆消费时获得优惠;日本则是经常对献血人士通过媒体进行表扬和宣传,倡导良好的献血环境。
可见,激励无偿献血,不应止于“统一补贴”。地方政府及相关部门,应在支持和激励无偿献血上有更多作为,在给予无偿献血者精神和物质奖励的同时,制定具体化、规范化的奖善措施,以此激励更多人去践行无偿献血的善举。(张西流)
编辑:丁斌斌
张金岭:精英群体应该成为无偿献血的带动者2010-11-01 |
郝 洪:岂能以评优之利平衡献血公益之心2012-01-31 |
武 洁:“无偿献血挂钩评优”是个功利化陷阱2012-01-31 |
汪昌莲:绑架师生权益不如反思献血机制2012-01-31 |
鼓励无偿献血只有“挂钩评优”一条道?2012-02-01 |
尹世昌:欲解“血荒”,先解“信任荒”2012-02-21 |
张西流:延长献血年龄能否使我们远离血荒2012-07-03 |
陈丽媛:家长无偿献血与子女中考何干2014-09-28 |
潘洪其:“以血奖血”让无偿献血回归本义2014-11-06 |
献血补贴别变味2015-12-09 |
关于中工网|
广告服务|
版权声明|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2957号|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38)|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30)| 京ICP备11015995号-1| 联系我们:zgw@workercn.cn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5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2008-2022 by www.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38)|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30)| 京ICP备11015995号-1| 联系我们:zgw@workercn.cn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5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2008-2022 by www.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