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工网评论频道民生-正文
袁云才:一字之变彰显社会温情
//www.auribault.com 2015-12-14 来源: 长沙晚报
分享到: 更多

  近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签署第663号国务院令,公布《居住证暂行条例》,该《条例》将于2016年1月1日起施行。据了解,居住证持有人在居住地依法享受劳动就业、参加社保、缴存提取和使用住房公积金的权利。同时,《条例》还为居住证持有人列出了义务教育等六大基本公共服务,以及办理出入境证件、机动车登记等七项便利。(12月13日《长沙晚报》)  

  《居住证暂行条例》公布,意味着我国将彻底告别“暂住证”时代。事实上,近几年来,全国各地已有不少城市对流动人口实行“暂住证”改居住证的制度,如长沙,在2010年就启动了这项工作,且申领居住证的门槛并不高,手续也不复杂。证件上的“暂”改“居”只有一字之变,却让人感受到了人文的温度。

  根据国务院此次公布的《条例》,人们更加欣喜地发现,居住证持有人将享受接近当地户籍居民的服务和待遇。它已从过去的治安管理利器,逐渐演变为保障公民权利和福利待遇的“绿卡”。如此巨大的变化,每个可能漂泊他乡的公民都是受益者,它用生动的事实证明了:在深化改革的路途中,政府部门的角色定位正在悄悄发生改变,即由过去的管理者向服务者角色转化。

  以制度改革为引擎来打造服务型政府,是民心所望、大势所趋。它不仅让城市外来人口感受到自己的生存发展权利得到尊重,更让公众感受到,深化户籍制度改革的铿锵步伐。长期以来,城乡居民的一纸户口早已超出了户籍管理的本意,而附加了太多的其他色彩,甚至同样是城市户口,由于其所在城市不同而享有的隐性福利也有巨大差别。此次公布的“国家版”居住证制度,将大大缩小“外地人”与“本地人”社会福利上的差距。居住证的“含金量”提高了,附加在某些城市户口上的“含金量”就会相应降低,这对于深化户籍制度改革而言,显然会起到一个缓冲、过渡的作用。

  毋庸置疑,“国家版”居住证制度是一种深具智慧的社会治理创新之举,它满满地承载着公平正义的民意期待,具有多方面的进步意义。当前距离《条例》正式实施只差半个多月了,希望各地在具体实施中打通政策的“最后一公里”,尤其是拥有优势资源的特大城市,不要人为制造隐性门槛。但另一方面也要看到,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有限的城市资源如何既惠及更多外来人口,又避免“僧多粥少”的矛盾?显然,需要一根阳光下的杠杆来合理调节。

  在这方面,北京拟实施的积分落户制度,或可为城市管理者们提供一些有益的思考。据媒体前日报道,北京市政府将根据年度人口调控情况,每年向社会公布落户分数线,积分落户每年申请一次。而量化打分的指标,则涉及在本市工作时间长短、学历高低、信用程度好坏等方面。这样的量化评分举措,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并显公平公正。那么,对于一些十分拥挤的城市而言,申领居住证是否也可借鉴类似积分的办法?只要积分规则统一,评分与审核都在阳光下操作,那么就能兼顾效率与公平,较好地解决某些城市居住证“僧多粥少”的后顾之忧。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