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工网评论频道民生-正文
雄兵去:草坪禁令之争与大学的民主管理
//www.auribault.com 2015-12-16 来源: 北京青年报
分享到: 更多

  大学应不应该对公众开放?草坪可不可以进入?近日,中山大学老师带学生到草坪上课遭保安驱赶,中大草坪之争又处于风口浪尖。去年5月,《中山大学校园管理综合治理实施办法(试行)》传出,注明“谢绝嬉戏打闹、逗弄儿童、在草地上休闲纳凉和游戏娱乐等行为”。对此,中山大学有关人士回应称,草坪问题,保卫处很早就出了管理办法,上面有比较明确的说法,没有更多可回应的了。(12月15日《北京青年报》)

  学校已无话可说,可师生却有很多话要说。中山大学的草坪禁令之争,很难以学校“没有更多可回应”的表态就可消除。事实上,这正是草坪禁令之所以陷入争议的关键所在:学校行政部门指望出台一纸管理规定,而且“不解释”,全体师生就遵守规定、服从管理,可是,谁给了行政部门不听取师生意见,就出台草坪禁令的权力?

  近年来,我国大学是否对外开放,一直争议不休。有人以大学是公共资源为由赞成开放,有人以开放会影响正常教学秩序、学校安全管理为由,反对开放。本来,这是一个可由师生以及社会公众参与公开讨论的校园公共议题,可就要不要开放、怎样开放、开放之后的管理维护等,广泛听取意见,群策群力。然而,在高校内,这演变为负责校园安保的保卫部门的职责范畴内的事务。于是大家所见的是,近年来针对大学校园的开放事宜,都主要由学校保卫部门制订规定,而结果也不难想象,保卫部门从自身好管理出发,秉持的原则是“能禁则禁”。

  保卫部门当然可以作为一方面代表,参与到校园开放的议题中,他们的重要责任是,在讨论开放时,提出其中的安全问题,在学校确定怎样开放之后,根据开放的要求,出台办法维护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和校园安全。但现在,他们却成了主导力量,这就把校园开放的议题,变为了校园安全的议题。保卫部门的立场,当然是怎样省事又安全最好——进门要登记,不准社会车辆进入校园,不准社区居民把校园当公园,不准任何人进草坪,这是多么“简单”“有效”的管理。

  但这样管理出的校园秩序,是符合大学形象的吗?令人困惑的是,我国不少大学的管理者,似乎没有认识到这其中存在的治理悖论:由负责校园安全的部门主导校园开放议题,与由行政部门主导建立学校最高学术权力机构的议题一样,讨论开放却让校园更加封闭,讨论学术去行政化却让学术更加行政化。根源在于,我国大学在管理、决策时,缺乏最基本的民主管理机制。

  大学是谁的?这很容易回答。所有大学校长,都曾大声说:大学是师生的,师生是校园的主人。学校的职能部门是为师生服务的,更进一步说,是执行师生们的决策的。但是,现今师生并没有学校事务的参与权、表达权,更别提决策权,往往是学校决策之后,然后要求师生落实、贯彻、执行。这是颠倒的学校治理逻辑,自然,这样的治理,很难治理出有序的校园办学环境来。大学的草坪本来是师生一起谈天说地的地方,可却被围起来不准入内,这和图书馆、实验室一到晚上10点就关门打烊,把学生、老师全部赶出来,完全一样,大学服务师生的行政部门,何曾听过服务对象的想法,何曾按办学的要求,来提供相应的教育与学术服务,而不是按自己的意愿,来要求师生服从自己的管理。

  一流大学,需要一流的管理,这一流的管理,不仅仅要求管理者的素养,更需要基本的管理制度。这一管理制度的内核是,大学的所有事关师生基本权利的办学事务,必须进行公开讨论、民主决策,不能就由行政领导拍板,缺乏这样的基本管理制度,我国大学很难建设为一流大学。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