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空气净化器制造商与消费者之间存在着较大的信息不对称。这就需要相关职能部门主动作为,规范市场行为、增加市场信息供应
近日,小米空气净化器的净化效果在网上引起议论。许多消费者陷入迷茫:究竟哪些产品可信?
这个冬天,随着雾霾频频光顾华北地区,空气净化器的需求急剧增加。巨大的市场空间,吸引着大大小小的厂商竞相加入。产品更丰富、供给更多样,消费者的选择空间大了。但是,层出不穷的新概念、“全能型”的净化效果、频频曝出的虚假营销事件,也让消费者感到有点无所适从。
面对这样一个显得有些混乱的新兴市场,该怎么办?有人认为,这只是市场竞争发展的一个阶段,随着时间的沉淀,消费者会在实际运用中完善认知,可以通过“用脚投票”来剔除劣质厂商,实现优胜劣汰。不过,恐怕任何一名消费者都不愿遭遇这样的“试错”。一台空气净化器,价格高的要上万元,多数在千元以上。发现不好就不用了,多数人会感到心疼。更何况,与杯子、笔、手机等常用消费品不同,消费者往往难以通过直观的用户体验来评判空气净化器的产品质量优劣。复杂的检测方法及高昂的检测费用,也阻碍着消费者更好地了解空气净化器产品的真实功效。这意味着,空气净化器制造商与消费者间存在着比常用消费品更大程度的信息不对称。
信息不对称极易造成不公平的交易和竞争,进而扭曲生产者和消费者的行为,导致市场出现需求缺口与供给过剩并存等一系列问题,甚至可能产生劣币驱逐良币的后果。面对信息不对称,市场解决问题的能力往往是有限的,这时就必须依靠市场之外的力量——政府的有形之手来引导市场,规范市场行为、增加市场信息供应。事实上,面对商家的高调宣传以及各路专家五花八门的说法,消费者一直盼望更有公信力的质量监督部门主动作为,出来查一查、讲一讲。这不是“越位”,恰恰是“不缺位”的表现。
消费者希望,面对一个似乎有些混乱却又快速成长的市场,相关部门“下药”不仅要准还要快。无规矩不成方圆,空气净化器市场的规矩就是标准。今年9月15日空气净化器新国标发布,但是要等到明年3月1日才正式实施,这中间的几个月恰恰是产品购买使用的高峰期。作为国家标准,自发布之日至实施之日,为企业留下一定的适应时间是有必要的。但作为推荐性标准,在消费者需求如此紧迫的情况下,特事特办、及早推行又有何不可?
在消费品领域,消费者最想得到的、也是解决信息不对称的关键,是职能部门通过市场监督而提供的实用引导信息。此前,相关部门多次“指名道姓”公布产品质量红黑榜,起到了扶优限劣的作用,就是一种消费者急需的实用引导信息。空气净化类产品纳入了今年的国家监督抽查计划,但是,消费者迟迟没有看到公开发布的抽查结果。究竟谁优谁劣,不妨也来公开亮亮相。
市场与政府以外,还有不可忽视的第三种力量——行业协会等民间组织。第三种力量对于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同样有着积极作用,例如消费者协会等民间消费者团体对于反对卖方欺诈消费者有着积极作用,人们也期待着这些民间组织发挥应有的作用。
随着科技进步,各类新产品将层出不穷。培育一个健康的新产品市场需要发挥市场的主导性作用,但也离不开政府有形之手的引导。政府监管在该出手的地方就出手,不仅要“准”还要“快”。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38)|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30)| 京ICP备11015995号-1| 联系我们:zgw@workercn.cn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5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2008-2022 by www.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