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工网评论频道民生-正文
张蔚蓝:为民谋利解忧,踏上新征程
//www.auribault.com 2016-01-06 来源: 经济日报
分享到: 更多

  深入推进全民参保登记;全面实施临时救助制度和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促进有能力在城镇稳定就业和生活的农业转移人口举家进城落户;开展农村留守儿童、留守妇女、留守老人等摸底排查;启用全国救助寻亲网……

  新年伊始,一系列新的民生政策开始相继实施。综观这些民生政策,可以发现一个新特点,那就是,这些政策指向性更强、措施更具体、实现路径和方法更明确。其中某些政策更是具体到了指向某一类特殊的困难人群。

  近年来,从以保障基本民生为重点,坚持把保障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和满足人民群众的基本需求放在优先位置,社会福利事业由补缺型向普惠型迈进,到从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着手,强调“社会政策要托底”,坚持全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方针,全面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到补齐民生短板,让百姓更多、更公平享受改革发展的红利,再到把改革落准落细落实,使改革更加精准地对接发展所需、基层所盼、民心所向,更好地造福群众,我国民生政策发力点和落脚点的适当调整,反映出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享受福利的更加深广,乃至突遇急难时救急救难门路的多元。换句话说,在前一阶段工作完成、目标实现的基础上,民生政策的每一次适时适度调整,都代表着群众离理想的生活状态更近了一步。

  党的十八大提出,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努力让人民过上更好的生活。这些“更好”的变化,已经从人们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得到验证。

  例如,看病,分级诊疗制度让“首诊在社区,小病进社区,康复回社区,大病到医院”,全民医保让挂号费、医药费立竿见影地降下来,看病难、看病贵得到有效缓解;养老,社区日间照料中心、老年餐桌、老年活动站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老人们的就餐、照护、精神慰藉等实际难题得到一定解决;就业,作为民生之本,一系列促进创业就业的好政策,包括技能培训、创业支持等,使有就业需求的各类人群都能找到适宜自己发展的平台;教育,促进教育公平、推动教育均衡的一系列举措,使得贫困边远地区的孩子也能上得起学,使得城里各学校的教育水平差距逐渐缩小,让孩子能够安心就近入学,家长无须再在择校的难题前纠结……

  2016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和“十三五”时期的开局之年,站在新的起点,回首过去,成绩令人欣慰,展望未来,前景令人振奋,因为梦想的脚步越来越近。让我们怀揣梦想,脚踏实地,深入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共促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持续改善,迎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圆梦时刻。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