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工网评论频道民生-正文
易其洋:“越来越公开了”是极大的好事
//www.auribault.com 2016-01-08 来源: 宁波日报
分享到: 更多

  社会的变化和进步,从一些小事中就能感受到。

  10多年没回西北老家过年了,今年想回去。听说过网上“抢”火车票的惨烈,便想请“有关系”的朋友帮帮忙。朋友问了一圈,发来短信:现在票务信息越来越公开了,谁也不敢内部拿票。并一个劲地道歉。

  亲戚生病,有老乡是专家,挂号太麻烦,想行个方便。老乡却为难地说,现在病人名字显示在大屏幕上,谁也不好插队。没办法,只好改天挂好号再去。但以前,“插个队”可是很方便的。

  有个朋友的小孩要上幼儿园了,听说家门口那家不咋地,便想到离家不远的另一家去。正好认识那个地段的街道办主任,一问,对方却说:现在,每年哪些孩子进幼儿园,都要上墙公布,谁也不敢乱来啊,不然要砸人家园长的饭碗。这么严重,只好作罢。

  一位长辈的外孙想上一所好小学,学区房买得迟了些,是“二表生”,到时候可能上不了。托人“想想办法”,得到的回答是:招生是公开的,家长们情况摸得很清,办法还真不好想。

  四件事,有个共同点:跟我们过去办事的习惯和感受大不一样了。以前,因为信息高度垄断和程序完全封闭,好多上不了台面的事,是可以暗触触弄好的。“有关系”的人,可以近水楼台先得月,外人甚至是利益相关者,则很难知道是怎么“操作”的,有时就算知道了,也没啥辙。

  回家的火车票,后来我算好时间,动员亲朋好友齐上阵“抢”到了,还算顺利。不禁感叹:求人不如求自己。只是,火车票本就奇缺,如果还像以前,好多被“内部人”“关系户”弄走了,那些只能排队买票的人,得受多少罪、希望多渺茫。我等也算有点“小地位”“小关系”,偶尔也能享受点“小特权”,换位想一下:如果我们连这些都没有,那最渴望、最欢迎的,自然应该是公平公正。而要公平公正,公开无疑是最大的前提。

  任何特权,无论大小,都建立在侵害或剥夺别人权益的基础上。特权还有个特点,有资格享受的只是少数甚或极少数人。特权泛滥对公平正义的破坏,谁都看得见,而且具有高传染性,以至席卷每一个“近水楼台”。民权不彰、特权盛行,明规则无力、潜规则嚣张,无权无势无关系者难以享受公平公正不说,有时还要深受其害;就是有特权者,因为特权有大小、关系有远近,也常常会遭遇不公平、不公正。反对和清除特权,最大的好处是规则明确,竞争有序,人与人更加平等。就像网上“抢”火车票,虽然不可能人人有份,但公平显而易见。

  西谚有云: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好就好在公开。规则公开了、程序公开了、信息公开了,就为公众监督提供了可能。那么多双眼睛盯着,总有有心人、知情者和行家里手,撒谎欺瞒、上下其手、为所欲为就很容易被揭穿,也不可能再像过去那样关上门、拉下窗帘办事方便、大胆了。近几年,公民的权利意识越来越强,对一些不公平、不公正的事,不再忍气吞声,而是积极曝光、大胆举报。相应的,老百姓的检举揭发,不再像过去那样往往石沉大海,而是有人问、有人查、有人处理。违规者常常“偷鸡不成蚀把米”,有的甚至因此被查个底朝天,“旁观者”自然看在眼里、怕在心里。

  要公开,要“上墙”,要“上网”,让一些人做事不方便、不习惯,有所顾忌甚至害怕了,不得不缩手缩脚、规规矩矩了,这是极大的好事。就像我回复那位朋友:我们也算“既得利益者”,失去了原有的便利,但我们应该乐见这样的进步。仔细想一想,这样的进步正在不断增多,像政府发布“权力清单”“负面清单”,像公务用车贴上醒目标识,像官员申报个人财产,像法院判决文书网上公布,像公务员面试、城管执法、警察审讯全程录像,等等。

  当然,不是说我们已经做得够好了,而是说这样的进步是能切身感受到的,恐怕也是不可逆转的。对于所有深感特权难再,甚至一“特”就可能引火烧身的人来说,应该认识到,“阳光一旦普照,阴影和黑暗必定消退”,办事就得“把手放在让人看到的地方”。“越来越公开了”,一些人的“好处”必然受损,但长此以往,却是在为每个人造福。毕竟,谁也不能保证自己时时处处有特权可享,更无法保证子子孙孙有特权可享。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