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搭起一座桥,铺平他们回家的路。这不仅关乎温暖和爱,也关乎公民的权利,更关乎社会的公平与和谐
据人民网消息,今年元旦,由民政部开发的全国救助寻亲网正式上线,面向社会公开运行。截至1月7日17时,平台已录入2043条寻亲信息。
全国救助寻亲网是为长期滞留流浪乞讨人员发布寻亲信息的网络平台。发布信息的同时,网站还提供条件检索功能,检索条件包括性别、民族、口音、年龄、身高、体态、区域、发现时间等,方便社会公众组合检索,以便寻亲家庭查找走失的家人。这一全国性寻亲平台的启用,为流浪乞讨人员编织起一张触角广泛的大网,注定会在流动日益频繁的社会中起到积极作用,堪称“国家寻亲平台”。
此前,国内一些地方的救助机构也曾利用互联网传递寻亲信息,并取得不错的效果。据《广州日报》报道,前不久,82岁的市民周婆婆,就通过广州市开发的救助管理人员信息查询系统,找回自己患有癔症的女儿。这也是该系统启用后,帮助流浪精神病患者寻亲成功的第100个案例。不过,只限于某一地区的信息系统,仍有较大局限性。比如,不能完全覆盖更多的流浪乞讨人员,对于异地流浪乞讨人员往往无能为力等等。
而全国性平台的建立和运用,则在汇集海量信息的基础上,进一步满足不同地区家庭的需求。毕竟,现实生活中,流浪乞讨等人员的情形也越来越复杂,而且,有些人员也未必都能进入救助管理机构,凡此种种,都迫切需要有一个统一的、包容性强的互动平台。在提供充分信息的前提下,凝聚、动员全社会的力量,照亮流浪者的回家路。
寻亲平台的上线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接下来,还需做好两方面的工作。其一,必须以最大的努力保障平台的活跃度,不仅要督促各地救助管理机构将现有滞留受助人员的信息尽快录入上传,尽可能做到翔实、细致、准确,也要考虑充分激发社会组织、公益人士的热情,扩大参与性,上传信息也好,穿针引线也好,使之能够成为这个平台的活跃力量。
其二,这一平台还可以考虑与其他类似平台实现互联互通,打破信息壁垒,以包容姿态为寻亲者提供最大限度的帮助。此前,公安部已经建立起一个全国“打拐”DNA数据库,使“打拐”工作有了科学的分析与研判;各地也有不少像广州市那样的救助管理人员信息查询系统,以及救助类网站。如何让这些信息实现互联互通,同频共振,值得思考,也迫在眉睫。
无论是被拐的孩子,还是流浪乞讨智障失能人员,都是国家公民。国家有责任也有义务为他们点亮一盏灯,搭起一座桥,铺平他们回家的路。这不仅关乎温暖和爱,也关乎公民的权利,更关乎社会的公平与和谐。
胡印斌:缺乏民意的“门票新政”行之不远2013-04-15 |
中国足球迎来一场彻底的改革2015-03-19 |
政府信息公开也是一种“大数据思维”2015-05-02 |
除节日腐败要打碎各式挡箭牌2015-08-28 |
胡印斌:“流动二孩”居住地登记何时能落地2015-11-13 |
胡印斌:无视公民尊严的执法执的是法吗2015-12-08 |
胡印斌:无视公民尊严的执法执的是法吗2015-12-08 |
吐槽火车票为何成为年度现象2015-12-11 |
以“治理之光”照亮网络空间2015-12-18 |
胡印斌:常小兵“落马”,“新老虎”遇到“...2015-12-28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38)|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30)| 京ICP备11015995号-1| 联系我们:zgw@workercn.cn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5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2008-2022 by www.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