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9日,多家媒体转发了一段标题为“北京男子地铁与人互骂:是不是卖早点的?别来北京!”的视频。视频一经在网络出现,旋即被大量转载,其中“北京人”被不少网友指在“地域歧视”。据媒体调查发现,视频系炒作,吵架的两个人身份均为演员。(1月11日《北京青年报》)
任何一种炒作都有利益动机,从本质上讲都是一种市场行为。地铁炒作也不例外。分析一段时间以来发生的“地铁炒作”,除了极少数的自娱自乐,大多数炒作都有着浓浓的功利之心。有的基于“不怕有多丑,就怕不出名”,通过炒作来骗取点击,实现“注意力经济”;有的基于“君子可欺之以方”,通过炒作来骗取同情,直接获取利益。在“北京男子地铁与人互骂”视频中,两个演员的目的,正是为了“暴得大名”,博取上位。
可能有人问,君子“难罔以非其道”,这种炒作能达到目的吗?近日,一段“地铁凤爪女”的视频同样风靡网络。有消息称,当事人出现在了某公司年会上,而且当事人因为这起事件身价大涨。“地铁凤爪女”视频甫现之际,有很多人怀疑是精心策划。是否如此不得而知,但当事人因为出丑从而出名,因为出名从而得利,这样的价值变现链条,挑战了公序良俗,在无形中抵消甚至反转了舆论正义。
一位哲人曾经讲过,评价一个社会的好坏,其实没有那么复杂,有一个很简单实用的方法,可以去观察你的四周。如果那些极端自私、道德败坏、投机取巧的人,他们活得很开心很富有,这就是一个坏社会。反之,“不让投机者得利,不让老实人吃亏”,就是一个好社会。一些林林总总的炒作事件,让我们看到,我们这个社会存在着“投机者得利”,这种反伦理反价值的现象存在,正是我们这个社会的痛点。
正是因为有人“丑中得利”,这才有人“接踵炫丑”。现象的一再发生,甚至让人怀疑,我们是不是进入了一个审丑时代?这一现象的存在,说明了整个社会纠偏机制一定程度上的失灵。美好社会是人之所愿,市场主体同样从中受益。那些愿意提供“丑人作怪”机会的市场主体,总有一天会反受其害,扼腕叹息。
长江日报:成熟的社会,应毁掉“关注证”2010-04-06 |
长江日报:成熟的社会,应毁掉“关注证”2010-04-06 |
长江日报:成熟的社会,应毁掉“关注证”2010-04-06 |
长江日报:成熟的社会,应毁掉“关注证”2010-04-06 |
长江日报:成熟的社会,应毁掉“关注证”2010-04-06 |
中国网:高考状元何以拜倒在商业石榴裙下2010-06-30 |
陶功财:靠炒作搏出位的“凤姐”也很“弱势”2010-12-07 |
屈金轶:对“冰桶挑战”需启动拿来主义2014-08-22 |
中国青年报:少年为何不可欺2014-12-02 |
乔 杉:“无底线炒作”戳中了社会痛点2016-01-12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38)|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30)| 京ICP备11015995号-1| 联系我们:zgw@workercn.cn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5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2008-2022 by www.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