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用技术对付技术,让骗术在更高明的防御术面前无所遁形,甚至不攻自破
临近春节,攒了一年的辛苦钱,再加上单位发了年终奖、过节费,大伙儿的钱包也终于鼓了些。小心!盯上你钱包的不止有老婆、女朋友,还有各路骗子。
数据显示,去年全国共有4亿多人收到过诈骗信息,上当的不少还是高知人群。为啥?骗子也搭上了“互联网+”,骗术越来越精准、手段越来越高超。如何防骗?需要装备新的技术铠甲。
反复提醒必不可少。我钱包刚被偷了,到银行挂失补办银行卡,大厅里反复播放“遇到陌生人让您转账汇款,不听不信不转账”。真别说,人是感性动物,有时候上当受骗就是陷在某种自以为真的思维陷阱里,整个人都蒙住了。当你急匆匆地跑去银行汇款,这时候有个理性的声音提醒一下,工作人员再反复确认一下,说不定您就醒过来了。当然,随着技术的发展,这种提醒不仅要扩大范围,更要提升手段。有了网银、支付宝,去银行的少了,那么相应的网上操作页面,也得强化这种提醒。
除了被动的自我隔离,还需要主动出击。最为关键的还是要用技术对付技术,让骗术在更高明的防御术面前丢盔弃甲。比如利用大数据,设立号码标记提醒。现在不少手机软件都带有此项功能,接到陌生电话,一看,被几百号人标记为诈骗电话,接都不用接。还比如关键词提醒,在微信里、QQ里,收到有转账、汇款字眼的信息,马上就能看到提醒信息。
必须承认的是,目前我们的技术武器还很不够,技术版本亟须升级。
在技术优化上,不妨多呼吁一些合作,特别是政府、企业、百姓三方的合作。既然有几亿人收到过诈骗信息,无论有没有被骗,老百姓都应该有一个渠道,可以提交这些诈骗信息的来源、内容,也应当有一个机制鼓励大伙儿参与进来;应该鼓励企业发挥所长,将诈骗信息汇总,提炼整合诈骗大数据,将诈骗号码、银行账户、钓鱼网址、行骗人群等一网打尽;政府则可以在数据库的基础上,实施更加精准的事前预防、事中拦截、事后追击。
京华时报:和李逵斗 假ATM机也耍不了两下2010-06-22 |
刘晓峰:网络金融,方便更要安全2013-06-04 |
侯 坤:追求便利不能牺牲医疗安全2015-04-14 |
我在我思:你的“财商”为何败给骗子的“智...2015-07-14 |
你的“财商”为何败给骗子的“智商”2015-07-14 |
汤嘉琛:防骗技术升级要“道高一丈”2015-07-24 |
杜 博:赢回那些年 被山寨抢光的风头2015-07-24 |
吴秋余:谁为个人信息上保险?2015-07-31 |
“授权支付”骗局2015-09-07 |
杜 铭:别让“铜臭”腐蚀互联网2016-01-14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38)|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30)| 京ICP备11015995号-1| 联系我们:zgw@workercn.cn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5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2008-2022 by www.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