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近日,北京市规划委相关负责人解读本市《养老服务设施专项规划》及配套措施时透露,新建小区必须配套托老所,否则不得销售。这样的硬性措施,将有望促使北京在2020年实现社区养老设施全覆盖。
中国具体何时会出现老龄化这一社会人口结构的质变,目前还不太好说。但据预计,北京的户籍老年人口比例,有可能在2030年达到30%的水平,即3个人中就有1个60岁以上的老人。老年群体将占城市人口约三分之一,意味着北京在基础设施、生活方式、消费方式、工作方式等各个方面都要给予足够重视和调整。
“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草窝”,无论是从生活习惯,还是传统文化的角度出发,绝大多数老人还是希望能够在家里养老。但目前相当一部分老人居住场所没有相关配套设施,居家养老配套服务仍显不足。距离2030年还有15年,看起来时间不短。但对于1.6万多平方公里的市域、对于承载2100多万人口的庞大城市来说,用15年实现基础设施适老化“脱胎换骨”,时间其实已经相当紧迫了。这是一项非常艰巨的历史任务和社会转型。迎接这样的社会转型,既需要高瞻远瞩、未雨绸缪的顶层设计,也需要细致入微、对症下药的具体措施,更需要有科学性、制度性的给力保障。
和基础服务设施升级相比,社会层面的适老化则是一项更艰难的工程。例如,随着劳动力减少,产业升级就不再是一句“套话”,不再看起来和普通人没有关系;延迟退休,不仅仅是应对养老的举措,也是保持社会活力的需要,甚至是人类社会自我新陈代谢的必需。生产力怎么提高?生产效率如何提升?生产关系如何更加科学?资源利用如何实现节约化、最大化……一系列问题,都将不是选择题、附加题,而是综合题、必答题。因为这是社会运行规律面前,人人需要面对、必须面对的问题。
不过,面对社会人口结构的改变,也不必过于紧张。一方面,中国无论在国土面积还是在人口规模上都有巨大战略纵深,无论对北京还是全国来说都有空间腾挪转换,另一方面,中国传统的文化形态、家庭养老方式,有着大多数发达国家不具备的优势,“9064”养老格局也提出了90%居家养老的分析判断,这也意味着我们会有更多办法积极应对老龄化。
应对老龄化,对于社会公众和各方力量来说,也需要一场心理的重建,用积极心态、彼此成就的精神,实现全社会发展的“求值”最大化。每个人都不能置身于事外、置身于历史之外。
京华时报:经适房纯洁度还看政府态度2010-04-28 |
京华时报:经适房纯洁度还看政府态度2010-04-28 |
检察日报:经适房“法规”怎能靠“通知”来...2010-04-28 |
检察日报:经适房“法规”怎能靠“通知”来...2010-04-28 |
京华时报:经适房纯洁度还看政府态度2010-04-28 |
检察日报:经适房“法规”怎能靠“通知”来...2010-04-28 |
福建日报:从养老地产热到“一碗面的距离”2014-01-03 |
羊城晚报:经适房法规靠“通知”能复活吗?2010-04-28 |
商 ?D:空巢了,摔倒在家咋办2015-11-10 |
熊 建:养老服务,别让骗子比下去2015-11-11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38)|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30)| 京ICP备11015995号-1| 联系我们:zgw@workercn.cn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5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2008-2022 by www.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