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工网评论频道民生-正文
普及食品科学监管部门当有所为
王丙辰
//www.auribault.com 2016-01-26 来源: 光明日报
分享到: 更多

据媒体报道,近日,在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
会指导的“2015年食品安全热点解读报告会”上,2015年食品安全十大微信谣言
被曝光,其中,“长期喝豆浆会致乳腺癌”以举报处理数达到153228次登上榜首。

“生吃酱油能致癌”“乳品饮料中有肉毒杆菌”……去年,这些广泛传播的
谣言让很多人感到困惑和恐慌。食品安全领域已经成为谣言重灾区,它们有着骇
人听闻的标题,并冠以“业内知情人士”“专家学者披露”或“央视曝光”等名
头,再配上移花接木的视频、文字、图片进行包装。这些虚假信息或不实言论通
过微博、微信的裂变传播,短时间内就会大面积扩散,不仅严重误导消费者,而
且刺激、引发公众的恐慌情绪,扰乱整个食品市场的正常秩序,甚至让公众对政
府保障食品安全的决心和举措失去信心,其所造成的负面效应不可估量。

食品安全领域的谣言多发易发,原因是多方面的。过去被曝出的“瘦肉精”

“毒豆芽”“地沟油”等食品安全事件,导致中国食品行业的信誉受损,公
众长期积累的对食品安全的不信任感,催化了食品谣言的产生与传播。此外,还
有一些不法分子在利益的诱惑下,利用公众对食品安全问题的极高关注故意散布
谣言,以达到提升网络知名度、“抹黑”市场竞争对手等不可告人的目的。

伪科学盛行,公众食品科学素养存在短板也是一个不得不正视的原因。食品
科学本身就存在相当的知识门槛,所涵盖的范围也较广。从专业角度来说,食品
安全包括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和用于食品的包装材料、容器等相关产品安全;
从业人员健康安全;场所设施安全;生产经营过程安全;最终产品安全;食品标
签标识安全等。科学认知的环节众多,任何一环都有可能被不负责任或别有用心
的人添油加醋,编造出一个“煞有介事”的食品谣言。当不掌握专业知识的普通
公众面对这些纷繁复杂的专业问题时,认知与真相之间就会产生真空地带,给谣
言以可乘之机。

保障食品安全,监管部门自是责无旁贷,同时也应将普及食品科学融入打击
谣言的日常工作中。科普无处不在,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应善用自媒体和新媒体,
搭建舆论平台,及时传播食品安全科学知识、权威资讯、风险监测信息、消费提
醒等;也可以组织公众参观食品企业,通过“眼见为实”打消公众疑虑,增强对
食品安全的信心;当食品安全网络谣言来袭时,监管部门也应第一时间发布权威
信息,组织食品专家,联合专业检测机构厘清事实,把科学道理讲通讲透,使公
众不但知其然,还知其所以然,从而让食品安全谣言不攻自破,失去传播的土壤。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