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工网评论频道民生-正文
“专家号”供需悬殊,怎么解
封寿炎
//www.auribault.com 2016-02-03 来源: 解放日报
分享到: 更多

  最近,一则“女孩痛斥号贩子”视频引发舆论热议,北京警方随之开展打击号贩子专项行动。然而,高压打击可能令号贩子蛰伏避风头,但风头一过又会故态复萌。

  一般来说,当供需关系严重失衡,供给远远无法满足需求的时候,就会出现黑市交易和高昂溢价。数据显示,北京60家三级医院年门诊量高达2亿人次,90%的病人都选择专家号,即需求高达1.8亿个。这些医院发放的专家号全年不到180万个,供需关系比高达1:100.悬殊供需提供巨大寻利空间,票贩子和挂号黑市几乎无法避免。

  要消除号贩子现象,除了加大法律打击力度之外,就是从需求和供给两方面入手,力求实现专家号供需平衡。分级诊疗既可以平衡不同地区、不同级别医院的供给能力,也可以缓解病人对于大中医院的需求压力。还有一个重要措施,就是培养更多专家、提供更多专家号来满足病人需求。

  专家是怎么炼成的?医疗卫生机构自有一套严格的考核评定标准。医生按照这套标准体系逐年逐级评定,职称评上去了,就加入了专家的行列,可以发放专家号。医生职称评定问题,多年来争论不休。病人对于“看对病,治好病”的需求饥渴焦灼,与之相对的却是专家数量的计划性控制,以及职称考核评定中重课题论文、轻诊疗能力的现状。

  有多少医生可以获评某种职称,取决于职称评定机构的计划和控制。它与实际需求互相脱节,这一点很容易理解。由监管部门去评价医生的业务能力、考核评定其职称,也常常吃力不讨好。医疗不但具有高度专业性和实践性,而且不同病种、不同病例千差万别,同一病例在不同时间也情况各异。任何一套单一的评价体系,都很难衡量比较不同医生的业务水平。由于医生业务水平难以客观评价,也难以互相比较,所以在评定职称时,监管部门便更加重视可以量化的科研课题和论文数。这种评价体系,很难说符合“好医生”应有的评价标准。

  怎样才能算好医生?简单地说,看得准、治得好病的就是好医生。从这个标准出发,就应该让医生在大量临床实践的基础上,不断提高诊疗水平。医学科研更多可以交给医科大学的教授学者们去承担,不一定要占用医生宝贵的时间精力。医生的诊疗水平如何,应该由同业的专业人士,以及病人来评价。看得准、治得好病的医生就能获得良好品牌; 形成个人品牌,获得相应的回报。看不准、治不好病的医生,就会在同业竞争之中被淘汰出局。监管部门把好医生执业入口、营造公平公正的法治环境、打击医疗卫生违法行为就可以了,不必过多操心医生的职称。

  在一个开放体系里,存在一系列机制去保证供需关系大体平衡。如果好医生的供需关系高达1∶100,那么好医生无论从社会地位、职业声望还是经济收入上,都一定能够获得丰厚的回报。社会资源也会大量涌入相应领域,以培养更多好医生满足需求。但在一个严格管制的体系里,即使群众需求近于焦灼,但是培养、考核、评定好医生的体系还是不为所动。每年招录多少新医生,多少医生可以评上相应职称、获得发放专家号的资格,都按部就班地按计划执行,无视群众的实际需求。那些热切想要涌入医疗卫生领域、培养更多好医生的经济社会资源,也可能被种种“弹簧门、玻璃门”拒之门外。

  依法打击号贩子,理所应当。但是如果优质医疗资源的提供没有大幅度的扩能提升,如果好医生队伍没有迅速壮大,那么群众看专家、看好医生的需求,就很难得到有效满足。痛斥号贩子女孩的悲愤和无奈,就可能不断在其他人身上重演。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