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工网评论频道民生-正文
为救护车让道,不该有违法之忧
邓海建
//www.auribault.com 2016-02-05 来源: 光明网
分享到: 更多

  “马教练多年来对我们的打骂虐代(待),是真实的。多年来引诱、逼迫我们大剂量地服用违禁药品,也是真实的。”当作家赵瑜近日将一封21年前“由王军霞等几人讨论,由王军霞亲笔写就”的联名信曝光给媒体后,上世纪90年代振奋国民的“马家军奇迹”再次大规模受到舆论质疑。(2月4日《中国青年报》)

  对于看着“中华鳖精”广告成长的一代人来说,“马家军奇迹”是个意味复杂的话题。绯闻、传说、丑闻、神迹……在那个舞禁初开的年代,没有自媒体、没有朋友圈,加之为某种荣耀而“讳”的风习根深蒂固,纵使王军霞等愿意说些什么,赵瑜等作家有胆公开些什么,估计也不会在舆论场掀起多大的涟漪。

  所谓“真相”,不过就是当年的“传闻”。它们掉个转身,历史仓皇羞赧。有什么可说的呢?在2015年完整版的《马家军调查》中,这段尘封了17年的“秘史”单独成为一章,名字叫《药魔重创马家军》。在这篇文章中,作者毫不含糊地揭露了马俊仁从1991年开始便已经逐渐给队员亲自喂服或者注射针剂兴奋剂的事实。红极一时的“龟血鳖精”补身,以及马教头根据“鹿和鸵鸟”创建的奇特跑姿已不可考,唯一可以确定的,是马俊仁对他的队员们进行了严格的大运动量训练。莫名其妙的“药”,来历不明的“针”,集体割去阑尾等行为……令神迹从“红”变“黑”。细节待考,却并不难考校;真相几乎大白,只待钉上最后一枚钉子罢了。

  今天的“马家军真相”,十多年后蹒跚而至,大概离不开几个可以想见的背景:一是反兴奋剂成为澎湃的大势。2016年1月9日,由国家体育总局反兴奋剂中心和中国法学会体育法学研究会主办的中国反兴奋剂法治论坛在首都体育学院召开。伴随着《反兴奋剂条例》的不断完善,“吸毒的竞技体育”已成为过街老鼠。二是中国体育全面深改时代已经到了,起码体育总局已多次表态,“金牌至上的政绩观扭曲体育精神”。于此背景之下,不择手段比赛、权力高压隐瞒等做派,也在不由自主发生着变化。三是伴随着拍蝇打虎全覆盖,竞技体育也非持有“免死金牌”的一方净土。想要靠不光彩的成绩“套现获利”,风险越来越大,难度越来越高。这未必是价值观的变化,而是制度机制刚性的转身。

  谎言终究是谎言,区别的只是“保质期”。眼下来说,“马家军真相”不能仅仅是私隐的总汇,而应该成为究责的线索。更值得注意的是,当年的体育界流行一句话,“查出来是兴奋剂,查不出来是高科技”。那些“中华鳖精”或“核能”的神话,又岂止是“马家军”的独家发明?大家都在千方百计找药、众人都在千方百计用药,既然“马家军真相”被晾晒在阳光之下,其他低调的“神迹”,是否也有着一脉相承的“渊源”呢?

  “马家军”不只是马俊仁的“马家军”,在“马家军奇迹”上分肥食利的,还有万千权力的绰绰身影。真正的“真相”,必然对应着责任,对应着拔出萝卜带出泥的完整。于此而言,与其靠当事人或靠作家,显然不如靠职能部门铿锵发声。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