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中国新闻网的微博话题#亲妈的爱情观#上了微博热搜,一位妈妈的爱情观令“被逼婚”一族感动得泪流满面:“我养女儿是因为我爱她,不是为了让她给我生孩子,老人的经验如果强压,那不是经验,那是倚老卖老,到年纪就逼着结婚,那和养狗到发情期送去配种有啥区别?”春节期间无论是微博还是朋友圈,都涌现了一大批“被催婚”到抓狂的“剩男剩女”“单身狗”们的吐槽,回家对二三十岁未婚人士来说变成了巨大的压力,洗净一年来工作生活的疲倦,却又落入“被催促”的泥沼。由父母亲朋组成的“催婚大军”,让人直呼“喘不过气”。
诚然,古语有云“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这样的传统观点延续至今并且根深蒂固,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价值观,但同时出现了一个极端的问题:“孝顺”成为道德绑架的利器,“生你养你”成为支配生活节奏的一个看似无可厚非的理由。所谓的“习俗”“传统”在无形中扼杀了任何多元观点多元文化的讨论。
“你爷爷年纪大了,老人家有生之年就想抱抱曾孙子,连这样的愿望都不能满足吗?”“你现在自以为还年轻说什么还早还早,你再不找对象孤独终老看你怎么办?”“结婚多好啊,有个人照顾你。”这样的话是逼婚的“经典台词”,让人觉得被道德绑架却又无力反驳。
每一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我们没有义务也没有必要牺牲自己去完成别人的所谓心愿。为何这里用了“牺牲”一词,在很多长辈看来,婚姻意味着相互扶持和照顾,意味着家庭圆满和幸福,难道皆是如此么?婚姻是不是一件美好的事情取决于和你在一起的人是不是一个美好的人,罗宾·威廉斯曾说过“世界上最可怕的事,不是孤独终老。而是跟那个使自己感到孤独的人终老。”结婚并不是“淘宝以后不满意就可以退货”这样简简单单的事情,结婚后的责任和情感,生活的辛酸苦辣,是催婚人无法感同身受的“冷暖自知”:“抱孙子”并不只是“一桩小小的心愿”,因为除去结婚双方的幸福,还影响了另外一个小生命,可我们不是繁衍的机器。
“孝”也好,“爱”也罢,无疑都是很好的词,可是当他们成为替“因为我爱你,你要……”这样的祈使句撑腰的原因时,早已变成了伤人的利器。所以有“租女友回家过年”的畸形文化,所以有“买卖媳妇”这样的非法交易。习俗的力量顽固而又可怕,它根深蒂固,它理所应当,它千拥万戴,任何想要跟它说“不”的做法都将被合理且无情地淘汰,沦为世人眼中很不光彩的光棍、单身狗,说来也可笑,不过是“单身”,难道连人都做不得了吗?这样的“爱”“孝”性质早已发生变化,失去了原有的美好本质。
除了真正关心的父母朋友,那些“围观群众”更是不遗余力地推波助澜,没有自己的生活,津津乐道“别人家的那个谁”,可这样的看客们,又有什么立场对别人的人生指指点点呢?自然更没有理由改变别人的生命节奏和选择。
然而,还不结婚并不是逃避家庭责任的借口,更不是自由散漫的理由。在有自己的家庭之前,与其说选择等待倒不如说是进化,进化成为一个可以照顾好自己也可以关心别人的人,成为一个可以养活自己也可以培养后代的人,成为一个“准备好接受另一种幸福”的人,而不是慌慌张张急急忙忙为了满足他人心愿而结婚最后手足无措的“大孩子”。
当一个人是否结婚成为衡量是否幸福的标准,当80、90后面对以爱为名的催婚而抓狂崩溃的时候,不由得引起思考,我们的生活已经被量化到如此物质的目标上了么?那么内心的感受呢?那么这个被催婚的主体的精神世界需不需要关注呢?
容忍别人不一样的选择是社会最需要的一件事之一,在极端的“逼迫”和毫不在乎的“漠视”之间其实存在着自由的爱,这样的爱是尊重,尊重每个生命的节奏和他们自己选择的幸福的方式。
图说:租2010-12-28 |
杨朝清:“中国式逼婚”的代际差异和焦虑心态2014-01-22 |
光明日报:催婚广告背后的婚恋观须改变2014-02-12 |
熊 建:莫把催婚当负担2015-02-13 |
向定杰:催婚对垒的焦虑还得两代人共同化解2015-02-12 |
该如何定义“租女友”市场?2016-02-05 |
病态思维衍生“租女友”市场2016-02-06 |
“租女友”回家过年不如陪父母聊聊天2016-02-06 |
莫让“租女友”回家沦为走过场2016-02-06 |
该如何定义“租女友”市场?2016-02-06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38)|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30)| 京ICP备11015995号-1| 联系我们:zgw@workercn.cn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5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2008-2022 by www.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